没想到,菩提学会的第一个成语居然是“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那天,菩提跟我说:“爸爸,我就看一会儿电视,看完我就和你去洗澡。”
我说:“看几集?”
“2集。”菩提举起两根手指说。
“说话算话吗?”
“说话算话。”
“好,一言既出...”
菩提歪着脑袋说:“驷马难追!”
2集看完,菩提关了电视,自己拿着睡衣冲向卫生间:“爸爸,洗澡了!”
......
在我认为菩提不可能像那些孩子一样进入公立幼儿园就读的时候,没想到,天上掉下的馅饼,居然能砸中了我这个向来运气很差的人。
时至今日,秋老虎的余威已经愈来愈显得乏力,而在经历了上一星期焦心的忙碌之后,小孩入学之事也终于告一段落。之前都觉得各种黑幕和潜规则,会使大家常有的不公之感居然全部荡然无存。经此一事,反倒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公平平等的环境里去竞争,时代不管怎么发展,弱肉强食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所以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是不断的告诉孩子们:你要变强,你要变强,你要变强。
但变强的过程往往是很痛苦的。我们总希望孩子做到诚信、善良,自律、坚强,好学、勤奋,能分辨是非、能积极进取,知荣辱、明得失。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父母自己希望的样子,总是希望自身不能完成的夙愿能够在孩子的身上达成。
可是那很难。就拿诚信来说,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百分百做到。你可能会为了少挨一顿骂而撒谎,也可能为了更少的争执而懒于向对方解释,还可能为了商业目的而欺骗消费者或者亲人......
我们往往在说谎了之后,都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从而为自己的谎话讨心底的一个心安。所以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
“我都是为了你好。”
或者:
“我这样说还不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烦恼。”
可是,谎话就是谎话,错了就是错了。成年人往往羞于或者不屑于承认错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成年人心里,明显只是躺在汉语词典里的再普通不过的八个字而已。
可笑的是,成年人做不到的,却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百分之两百的做到他们所认定的成功之道。成年人往往早早的给孩子规划好了一条康庄大道:孩子在娘胎的时候,就给孩子讲国学,听名曲,3岁抢幼儿园,6岁抢小学,13岁抢初中,15岁搏高中,18岁拼大学。
一个孩子要想在当今社会活好,必须要经过这15年最基本的训练,这还不包括十几年中的各种才艺班及体育班磨练。这一系列操练下来,我们的下一代早已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尤其是成年人自己小时候没有经历过的,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一遍当年自己向往的那些事情。
前文就说过,夙愿而已。每个人可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可是,起跑线到底在哪里?
而且,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却是:以为给孩子们加了课程,添了强度就能一劳永逸;以为孩子们经历了这些就能成为人尖儿。却总是忽视了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忘了倾听孩子们到底愿不愿意,疏于与孩子沟通:“你是真的喜欢做那些事,还是只是为了不让父母生气而去把那些强加的事情当成任务去完成?”
估计大家扪心自问,都很难找到答案吧。
我想说的是,对于孩子,我们不能拿孩子的成绩或者成功来衡量作为孩子生产商的父母们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孩子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美好的生命,要不断的与孩子沟通、互动,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让他们快乐成长。并不断的加以正确的引导,告诉孩子们在这个社会里,首先要做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再去追求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