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里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她们心事重重,怨念颇深,吃饭时百般思量,睡觉时万般纠结。他/她们觉得人生诸多不幸,万事诸多无奈,经常会幻想换种活法,可一说到改变,他/她们就会长叹一声:我又能怎么办呢?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的枷锁啊!
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阅尽千帆之后,我们才会发现,这些束缚的枷锁是来自心灵的。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两面性。只有你心灵相信并加持的想法,会让你痛不欲生。
那么,我们心灵的3个枷锁是什么?
第一个枷锁,来自过去。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无数复杂的因素造成了信念B的不同。
同样的原生家庭,兄弟两个有一个经常酗酒家暴的父亲,兄弟两个的B却各自不同。一个积极:我有这样一个父亲,我要怎么办才能改变?一个悲观:我有这样一个父亲,我肯定这辈子没救了!
我有一个中医朋友吴老师,有一次我们乘舟出游,我问他一个朋友该如何治病,他却说,你回去读三遍《古文观止》。当时,我无法理解,这是看病啊,跟古文有什么关系?今天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才豁然明白,读通圣贤书,也是一个B,每个人改变了B,B扩大了,C就顺理成章改变了!
中国古代赶考的书生,一般4本书随身携带。考的好就继续读孔子的《论语》,《大学》,没考好就把枕头下的《庄子》,《老子》拿出来安慰心灵。3套不同的哲学,扩大着人们的心灵解释宽度。
第二个枷锁,来自人际社会关系。我们是社会的,我们必须和社会发生关系,所以,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
在心理学大哲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事儿,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事儿。努力追求,但是不执着对方的结果,可能是最佳的人生智慧。
拜伦凯蒂说:这个宇宙只有三件事:第一,是我自己的事。我怎么看世界?怎么学习接纳?怎么觉察痛苦?都是我的事。如果有事情闯入我的心灵世界,让我痛苦万分,难道是事情的问题吗?一颗觉醒的心,会认为事情永远是中性的。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人家可能会觉得是件好事啊!
第二,是你的事。我爱你,但是你也是独立的生命,我不能强求你爱我,所以我爱你,但是我敞开胸怀,接纳结果。我也爱成功,我努力追求成功,但是成功跟不跟我走,不是我能决定的。生命的过程错综复杂,我们可以尽人事,但是要懂得听天命。
第三,是老天爷的事。昨天跟交大总裁班的刘总晚餐时聊天,他说他的儿子在伦敦大学修天体物理学。儿子打电话告诉他,在他们英国的“高智商”量子物理学世界,很多同学看事情,已经具有7~10个维度。世界深奥莫测,蝴蝶效应,马太效应的影响无处不在,宇宙之形成,绝非几个简单模型,可以推演。山川河谷,宇宙星河,气候变迁,精卵结合,生老病死,基因突变……大都是老天爷的事,并非渺小的人类所能控制。
如果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找清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行使自己的主权,把握好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枷锁,来自对未来的纠结和对当下的误解。很多人只懂得一纬度的成功,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此时此刻,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乔布斯是好父亲吗?女儿18岁时,才承认自己的女儿存在,导致孩子孤儿般成长,妻子丧偶式婚姻。刘德华是好老公吗?结婚20年躲躲藏藏,始终不敢对外界公布自己的已婚情况。李双江是好家长吗?他的孩子因家庭过分溺爱,欺凌霸市而锒铛入狱……我们身边太多的人是一纬度的成功,在我看来,那不叫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身心灵的全面富足。
其实决定未来的,是当下的频率。一个个充满焦虑的当下,没办法达到一个真正幸福的未来。而活在当下,则是很高级的艺术。
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说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愿你有能力:拓宽看事情的维度,从单一的一纬度心灵世界,拓展到多角度的四维度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