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天晴了,换好长胶靴,拿着铁锹,提着着竹篮和土箕,我们出发了。
我们在离家不远的鱼池边上有一块藕田。原本是稻田,附近的人把周围的地挖成鱼池,水总是往下流,稻子也种不成了。我爸与池塘的主人协商了几次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只好很无奈的种了一些藕。藕倒是不怕淹了,有点水也挺好的。
通往藕田的路已经杂草丛生,茂密的茅草向路中间弯曲着,需要一边走一边将脚下的草踩到。草太多了,弄的皮肤有点痒,突然心生烦躁。又想着挖藕的快乐只好大步向前,将杂草踩在脚下。
因为是第一年种藕,泥巴不深,大概三十公分左右,在泥巴里行走并不困难。铁锹完全用不上,泥里面的藕横七竖八,朝着各个方向生长。我妈妈摸到了藕,很惊喜的叫我们看。她用力一拔,藕断了,不仅没挖到藕,还一下子坐在了泥里。田里只有泥没有多少水,不至于打湿衣服,但却沾了不少泥。她也不恼,反而笑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挖够了一篮子。只有一条藕是完整的,是我爸爸挖的,我们将它单独放在土箕里,以免断了。其它的都是两三节就断掉,里面进了不少泥,很难清洗或是只能丢掉。我们也很无奈,第一次挖没有经验,又很心急,摸到一点孙藕就想用力拔上来,导致断了很多。不过没关系,挑一部分能用的带回去。不能用的扔田里烂了做肥料。
剩下的藕也不会有人来挖了。现在放假的时间短,打打牌玩玩游戏就没时间了。况且菜场藕也不贵。不像我小的时候,捕龙虾的路人从门前公用的池塘里挖了两节藕引来附近老奶奶破口大骂。那个时候集镇里还没有超市,人们平时也不去买菜,只是种菜养鸡捕鱼,偶尔寻点别的食材。如果是在从前,有一块可以随便挖的藕田,肯定非常热闹。很多人来挖,大家有说有笑。
挑完藕,提回家。回来时没了茅草的阻碍,我们来来回回几趟找工具,路早已被我们踩回了原来的样子。回到家才发现我们脸上沾了很多泥,头发上也有。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么多藕怎么处理呢。
送一点给亲朋好友,剩下炒着吃还是煮排骨呢?炒藕丁还是藕片呢?做藕夹还是做藕丸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