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冤枉了赵括
成语“纸上谈兵”是讽刺那些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的专用词。
现在,一提到“纸上谈兵”,人们马上会想到赵括。实际上,这个成语的产生,可以说与赵括并没有关系。
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在他的《列朝诗集》甲集第十三里收录了明刘三吾的一首诗《湘南杂咏》,里面有‘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的句子。这应该是‘纸上谈兵’这个词语产生的一个雏形,而它真正地现成一个成语,则是在清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至于说把‘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和赵括画上等号则是在1979年,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上下五千年》的第40节标题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现代汉语词典》里,就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和赵括。
既然现代的人们认定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代表人物,那么我们就来考证一下,看看历史是怎么记载的。综合《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史书的相关篇章,关于赵括的故事基本上是这样——
战国后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他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就连他久经沙场的父亲也辩论不过他。可是,赵奢却并不为家里又出了一个军事家而高兴,赵括的母亲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问丈夫,赵奢说;‘打仗,是事关千万人生命和国家安危的大事,而这孩子居然这样轻松地对待,太随意了。如果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就罢了,如果要重用了他,毁了赵国军队的一定就是我们这个儿子。”
公元前264年,秦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拿下了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从韩国割离了出去,成了飞地,下一步就准备吃掉这个地方。上党郡太守冯亭觉得与其让秦国占领上党,还不如把上党交给赵国,这样,当秦军来的时候,赵国自然会和韩国联盟,共同对抗秦国。赵国接受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仍然驻守上党。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左庶长王龁攻取了上党,冯亭败退,领官民入长平。那时,赵奢已经去世,赵孝成王为了赵国南部的安全,就派老将军廉颇指挥赵军,在长平安置冯亭的人,并阻挡秦军。
廉颇廉颇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不怕廉颇,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孝成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廉颇。赵奢的夫人知道了这个情况,紧急上书赵孝成王,说了丈夫赵奢对赵括的担心,劝赵孝成王不要把这么大的事情交给赵括,赵孝成王不听,赵母说;‘如果一定用赵括,将来失败了,希望王不要怪罪连累赵家。’赵孝成王答应了。
于是赵括来到了长平,他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是这样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有人说,赵国就不应该接受上党,这不是引火烧身吗?实际上,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已经非常强大,其国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赵国接受不接受上党,秦国都会打赵国的,赵国虽然有赵奢、廉颇这样的名将,在与秦军对抗的过程中也只能赢得部分小规模局部的胜利,但想要真的在大规模的战役中战胜秦国已经是难以办到的事。历史学家胡三省在批注《资治通鉴》的时候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可当时,楚国顾不上,燕、齐太自私,韩、魏不敢出,赵国只能独自对抗秦国。可以这样说,赵国的战败,是由不得赵括的,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战争开始前,大将赵奢已死,赵孝成王派廉颇出战。可是廉颇初战就失利了,阵亡了一个裨将和四个校尉,没办法,不得不坚壁不出,死守在营垒里三年之久,期间,他所带领的20万人马已经损失近半。
第三,让赵括替代廉颇,并不是赵括主动请战,而是赵孝成王的旨意,也得到了大部分臣僚的支持,况且,赵括也确实不是无能之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赵母的口吻说:“……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通过这话可以看出,长平之战前,赵括已经成为赵国的将军了,而且还得到了赵王“所赐金帛”。赵王是不会无缘无故就赏赐赵括的,一定是长平之战前赵括已经立过战功,是打过仗的,而且打过胜仗。
赵孝成王第四,实际上,赵孝成王也是迫不得已。众所周知,赵国不是产粮大国,当时,赵国的军粮已经接济不上,派往各国借粮的人都无功而返,相比之下,拥有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秦国的粮食供应却是充足的。赵国拖不起,迫切需要速战速决,所以,赵孝成王屡劝廉颇进军,廉颇不听,赵孝成王就让赵括去接替廉颇,并不是受了什么反间计。
第五,得知赵括统领了赵军,秦国立刻采取了两个步骤,1,秦昭襄王亲自出动靠近战场,并且把战场附近所有秦国15岁以上的男丁都推上了阵地。2,秘密从楚国前线把武安君白起调到长平,并下了死命令,全军谁敢说出白起的动向,杀无赦。过去的历史观点认为这是秦昭襄王继‘反间计’的后续手段,实际上换个角度看,这不也说明秦国对赵括相当重视吗?如果赵括真的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秦国依靠王龁的军队就可以打胜仗,何必这么麻烦地调白起来。所以,我甚至这样猜测,秦国所有的密谋都是针对赵括的,这样的人物必须尽早除去,否则以后就是秦国的大患。
第六,《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说:到了9月,赵国的军队已经断粮46天,军内都发生了人吃人的情况,赵军被迫突围,连续冲击了4、5回都没有成功。赵括率领最后的精锐作最后一搏,被射杀。赵军四十万人投降了武安君白起,白起使用欺骗手段把这40万降卒都活埋了,只放了240个年轻的回赵国。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这个话显然是秦在夸大其词。当时,廉颇带军20万,到赵括领20万兵马来接替他职务的时候,已只有一半了。怎么还会有45万?就算连同赵括的人马加起来40万人马全军覆没了,战死的也是大多数,何来降卒40万?
第七,赵国的40万人马全军覆没是事实,可秦国的胜利也是惨不忍睹,为了胜利,秦国的军队加到了60万,结果战死了30多万,元气大伤。武安君白起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拒绝出任总指挥,他明白无误地指出“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所言不虚,邯郸之战后20年,秦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防守的境地,而“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过半”,这难道不是赵括的杀敌成果吗?
赵括第八,“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问过上将军乐毅对这个战役的评价,乐毅说;‘赵括虽然死了,但赵国没有失败,赵括的部署是对的,只是另外两个地方的军队没有完成任务,很可惜。赵军虽然损失惨重,但秦军的损失也差不多,秦、赵对峙的格局没有改变。赵国最大的损失是失去了赵括。’乐毅这个话不是在讨好赵孝成王,因为赵括在大战前确实有过这样的战略布置——命令驻守沁水西岸皮牢(今山西翼城东北)的赵军扫除沁水沿岸的秦军,控制沁水,向东与赵括军夹攻白起军。命令驻守晋阳的赵军南下临汾、安邑一线,保护皮牢军,威慑河西空虚的秦国本土。
第九,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后奖励了赵括之母不少金帛,显然没有推卸责任怪罪赵括的意思。
第十,战役的胜利者白起回国后对秦王说;‘我用60万军队打赵括的40万军队,损失了一半人马才取得胜利,是我用兵以来没有过的,赵军那么久没有粮食依旧战斗力那么强,这是赵括的本领。这场战役只能说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
当然,赵括在“长平之战”也是有过错的,他不察秦军换将于前,不该使用添油战术于后。在被包围的时候,应该全力突破两翼,这样即使是失败,也不至于那么惨。
就这样,赵括败给了战国第一名将白起,死在了冲锋的过程中,身后是他的国家,他为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有人说,是赵括在长平之战的失利造成了赵国的衰落,这么说有道理,也没道理。试问,如果不是赵括的浴血奋战,赵国是不是会亡得更快?
当代诗人熊东遨有一首诗叫《过长平古战场》,他说:“莫笑将军括,将军未惜生。”就是说赵括一直战斗到最后,英勇战死,为国捐躯,他是英雄。
而看惯了戏台上生旦净末丑表演并接受‘红脸忠臣’‘白脸奸臣’的中国普通老百姓,总是喜欢把历史和历史人物简单归类,于是就出现了把赵括当小丑来讽刺的情况,也许,从教育人的角度出发,需要找一个“纸上谈兵”的反面教材,但这个人绝对不应该是赵括。
历史,不能这样冤枉一个英雄。
英雄赵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