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曾经卓越过,人们才会向往平凡的淡然;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因为曾经卓越过,人们才会享受平凡的安宁。
所以当我们平凡的时候,必然会追求卓越,这是很正常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状态,就是平凡;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可以说是卓越的状态;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奇迹之后的淡然,是卓越之后的平凡,是更高级的平凡。此时,其实没有平凡与卓越的分别了。
20年前在北京读书的时候,有一次一大早从清华西门骑到人民大学,把车放在附近的一个自行车存放处,当时零星的有三五个车而已。隔了8小时后去取,快走到时,我看到那里黑压压的一片,足有数百辆车,正发愁怎么找到我的车,结果走到近前时,那存车处的老太太已经把车搬到了我的面前,我大为惊讶,我可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存车呀!这是多么惊人的记忆力!我脱口而出,还由于太惊讶而以至于有点结巴了,说到:“天,天哪,你,你的记忆力太惊人了!”
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这位老太太的笑容。脸上皱纹很多,但是每个皱纹里都是淡然和一点点开心,估计是因为刚刚给了我一个大大的震惊,所以有些小小的开心。她一定是个饱经风霜而且内心强大的人,于是才积累出这样的淡然与超然,而又不失率真。虽然身形也有些伛偻,脸颊也失去了光彩,但是眼神还有非凡的感染力。这个自行车存放处只有两个管理人员,就是老头儿和老太太,两人年龄相仿,个头一般高,身形很相似,大约60多岁的样子,估计是老两口,笑容也很相似。
后来我经常会回忆起这个老太太,每每想起她,就有一种淡然、宽容、开心、水过无痕,雁过无声的那种感觉。
之后,我经常和朋友们分享这个经历,其中一位一向很深沉经常沉默不语的在北京已经待了多年的好友说:你以后越来越会发现,能在北京生存下来的每一个人都不平凡。
后来,我发现确实如此。
我还把朋友的这句话拓展了:其实,世上的所有角落的每一个生灵都是奇迹。
再后来,我又换了一种更为简洁的说法:世上所有的存在皆是奇迹。
学习《中国法理念》时,老师留过一个作业,是写《中庸》读后感。我记得我铺开稿纸,写的第一句话大致是:中庸是人类要达到的境界,当然这很有难度。曾经在万米的高空中,听一位颇有声名的学者讲他的步履所及的地方,颇令人神往。不过,学者最后的总结是:人哪!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回事儿,但也不要把自己不当回事儿。多年以后,在魔都听到一位口音中略带醉里吴音相媚好的那种语音的教授在讲《中庸》的时候,我忽然回忆起这句话,我认为这其实就是中庸的一种很好的诠释。
从平凡中看到奇迹,在奇迹中感受平凡。平凡和奇迹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驿站,两者交错出现,是为了让我们达到中庸的境界,从而理解生命的真谛。
疫情之后,我发现身边的一切存在都和书本上的文字一样,在传达着丰富的信息。我从一花一草,一木一石,蜂蝶蝉雀等感受到大自然的启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远山、天空、白云和树木提供的浩淼而又不单调的氛围,体验到一种不可言说无与伦比很美很美的意趣——世上所有的存在皆是奇迹。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后来我发现:不仅每个人是一本书,云朵和绿树也是书——是一本清新精美的诗集,道路和河流也是书——是流畅婉转的散文,我又觉得眼前这空旷也是一本书——可以比拟为哲学书吧。
午餐后,在小雨中散步,我们交流着近来彼此的心得,每个人都有新的收获和成长,内心的喜悦滋生着。快到办公室时,身边的好友似乎是做了一个总结,说:你叫我吃饭时,我刚看到一本书的扉页上的一句话“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此时的我听到后,居然有种顿悟的欣喜。说:活着就是奇迹,平安健康就是最好的。在大地上,说明现世是安稳的;行走,说明我们是健康的。很喜欢禅师用这种白描的方式所传达出的诗意。
卓越,其实不过是平凡的一段往事。能够安于平凡就是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