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士人天下

作者: 闲人无稽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21:42 被阅读7次

            先秦天下大乱,众多思想的产生,都是在士人中产生。易中天在书中认为,士人中能产生各种对后世大有影响的流派,不是偶然,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首先,士人自由,不受田地和家族牵制,不像有田地家产的上层贵族;士人有用,在当时乱世,各大阶层都要笼络有用人士,而士人人数最多,能人也最多。

    从春秋到战国,士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而崛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

            乱世出英雄,用在春秋时期太合适不过。同为乱世,为何汉末、元末等,为何没有再次产生这样的思潮呢?首先,先入为主,春秋时代的各种想法和救国方案,基本都已经说尽了,按照易中天的说法:

    儒家站在君主立场为天下谋

    法家站在君主立场为君主谋

    道家站在个人立场为天下谋

    墨子站在天下立场为先下谋

    能站的立场都有了,能帮的人也都有,还能做的只有继承和按照当时情况因时制宜。直到千年之后,随着商业和经济的发展,才有工人阶层,出现新的为工人阶层发言的想法。其次,自由的环境。这倒是要反过来感谢当时落后的社会发展,试想一下,如果是在稍微发达的后期社会,有个不同思想,对当局有微词,不用出城门就会被押回去,咔嚓,想说不敢言。高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到底是更多的自由,还是更多的监管,这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当然,还有人会说,士人的责任心,兼济天下。这就夸大了。在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士人关心的是如何吃饭,而不是更高的理想抱负,至少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四君子为何养这么多门客,当然是为自己集思广益,招揽人才,想在乱世有所斩获,但是,关键是这些士人得来,为何就有这么多人来呢?还是因为饿。人家免费给口饭,只需要你有自己的本事,为何不去。这无形中也激发了士人的潜力,你没有能力,不能自食其力就要饿死,代代相传的贵族身份已经不能保你衣食无忧,国邦不稳定,没有救济粮,只能出仕。所以,孔子最高理想实现的第一步就是要出仕做官,周游列国,兜售仁爱。

            有一人开始提出想法,如果大家都群起而随之,那就成为粉丝了,粉丝还是要饿死。所以,你提出仁爱,我就提出兼爱,你要出仕,我要隐士。很难不去思考,当时提出这些想法的大家不是一时脑热,一时激动不要紧,关键是要“自圆其说”,得要把一套完整的理论说圆满可不容易。儒家、道家、法家,无一不是经过几代人的修正和发展,才有今天的成就,即便是流传到今天,还是有很多漏洞。即便如此,还是要敬重当时立题之人,始作俑者其为勇,我们与其羡慕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倒不如想想如何跟那些有创新想法的士人学习,怎样才能破旧立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士人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ny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