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450万权重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接下来,轮到卫体善显示自己的水平了。
卫先生说:老兄啊你是不知道,写文章是“代圣贤立言”,肯定要有规矩,这跟那些诗词“杂览”不同,可以随手整。一篇文章,不但能看出“本人的富贵福泽”,还能看出“国运的盛衰”。洪武、永历年间有那时的法则,成化、弘治年间又有这时的法则,都是一脉流传,有个“元灯”。
厉害了,就问你怕不怕:文章不仅关系个人,而且关系国运!“元灯”就是宗派、渊源的意思。
卫先生继续说:比如这位主考选录了一批中榜的文人,其中有的文章合乎法则,但也有侥幸过关的,这必须经过我们选家的遴选批点,然后才可以流传下来。如果这一轮考试,没有什么文章值得入选,那就是没有文章了。
随先生帮腔道:老兄啊,所以我们不怕考公上不了岸,我们要的是上岸以后,发现自己做的那几篇文章能见人、不丑,否则就是侥幸,留下一生遗憾啊。
乖乖,真能吹。难怪卫先生考不上进士、随先生考不上举人,那不是他们考不上,而是他们暂时不想考上,他们想确保考上时能写几篇能流传万代的文章,他们要的是高标准上岸!这谁顶得住哇?
不知是匡超人还是随先生,又问卫先生:近些时候那马静选的《三科程墨》,你看到了么?
卫先生道:别提了,就是他把选文这事搞坏了!他经常在嘉兴蘧坦庵太守家走动,每天净讲一些杂学,我听说他杂览挺好,就是对文章的理法完全不懂、整天胡闹,好好的高分作文都被他批坏了。所以我每次看到他的选本,都叫弟子把他的批评涂掉了再读。
这儿交待了蘧太守原来名叫蘧坦庵,但最好玩的还是对马二先生的评价。前面马二先生也曾经论述过文章,老马强调文章“总以理法为主”,这儿卫先生评价他完全不懂理法;那边马二先生不但不关心杂览,而且强调文章“尤不可带词赋气”,这边卫先生偏偏说他杂览挺好;那边马二先生一个批语做半夜,寄望读者看一篇、悟十篇,这边都被卫先生的学生涂得干干净净。处处都是对应,亏作者写得出来!这里面也许有文学观点差异,但更多还是文人相轻,根本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杂览这些事实细节了,因为都在编教辅,这是市场竞争对手呀!
这种竞争并不夸张。明朝崇祯年间,江南选家矛盾很深的。江西有个艾南英,江苏有个张溥、周鐘,两派选文观点对立,而且调和不了。后来有一次在太仓弇山园吃席,因为观点不合,张溥这边有个松江才子陈子龙就跟艾南英发生了肉搏。这本质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先成名的选家艾南英就是个举人,占领选文市场多年,结果被张溥这些后起之秀建立应社、复社,抢了很大一块蛋糕。
都是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