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味(三)

作者: 晓地说 | 来源:发表于2025-01-30 12:41 被阅读0次

            年  味(三)

  说起年味,那一种感觉是甜蜜的,也是快乐的。追忆儿时的年味,那是弥足珍贵的,也是难以忘怀的。我喜欢儿时的那一种年味的感觉,人们都浸泡在那股浓浓的年味之中,忙的不亦乐乎。家家户户也都完全沉浸在那忙碌与欢愉中,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整个弄堂仿佛也都包裹在那过年的祥和,喜乐的氛围之中。所以我想说呀,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过年不仅仅是一种节日,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血脉中的情感寄托。它如同是岁月里的最为多情的驿站,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家的眷恋,以及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

  我小的时候,大家都盼望着过年,兴高采烈地忙活着过年。一是远方的家人回家的路途漫漫,需要日夜兼程。二是各种物资紧俏,购物十分的烦琐,需要提前准备。三是素常粗茶淡饭,缺衣少食,过年无论贫富都会千方百计地置办些新衣和美食,让过年变成一年中,最为难得的,且密集的奢侈的享受。浓郁的年味弥漫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迎来送往,欢声笑语的陶醉中。现如今,飞机,高铁日行千里,朝发夕至,回家团聚不再像以前那么的难。商品极大的丰富,随用随买,即使集中采购,逛一趟超市足以满足所有需求。日常生活中根本就不缺鸡,鸭,鱼,肉,美食的渴望早已淡漠。虽然依旧是过年,但心理预期早已没有了原来的那么多的期望值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也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与挑战,但“年味”作为一种融合了各种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融合了各种亲情,友情,美味和装饰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情感体验,仍然历久弥新,其蕴含的家庭团聚,文化传承和祥和喜庆氛围等核心价值依然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中历经岁月沉淀却难以忘怀的永恒记忆。

    我以为,年味的魅力,首先是体现在它浓郁的仪式感上。从腊月开始,年味便逐渐弥漫开来。扫尘,这个古老的习俗,寓意着扫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春的洁净。一家人齐动手,擦拭家具、清扫角落,在忙碌中满是对新年的期待。写春联,贴福字,笔墨间流淌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大红的纸张、喜庆的字体,瞬间点亮家门,年的氛围愈发炽热。精心筹备年夜饭,更是一场充满爱的仪式,大人们忙碌于厨房,切菜,剁馅,蒸鱼,炖肉,每一道工序都饱含深情,儿辈们在旁打下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当夜幕降临时,阖家围坐,满桌丰盛佳肴,举杯共饮,此时此刻,亲情在觥筹交错间升温,团圆成为年的核心要义,这仪式感如同纽带,将分散各地的家人紧紧相连。

    我以为,年味的魅力,还在于它能唤醒人们心底的温情与善意。平日里奔波忙碌,邻里之间或许疏于交流,可到了新年,一声问候,一声拜年,瞬间拉近彼此距离,隔阂化为乌有。家人归来,路途再遥远、车票再难买,也阻挡不了那颗归家的心。家的温馨,家中的乡音,承载着儿时回忆,也抚慰着漂泊的灵魂。过年,它就像是一场心灵的净化仪式,让人们重新拾起人性中的最为美好的爱来拥抱家人。

    我也以为,年味的魅力,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去逛逛城隍庙,它是一场民俗的盛宴。在城隍庙里,糖画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绘制出栩栩如生的生肖,花鸟,引得孩子们驻足惊叹。捏面人师傅手指翻飞,一团团彩面眨眼间变成神话人物,卡通形象,承载着民间手艺的传承。舞龙舞狮,那灵动的身姿,激昂的鼓点,驱走阴霾,带来祥瑞之气。踩高跷的艺人扮相各异,惊险刺激的表演让人掌声雷动。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娱乐大众,更是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鲜活展现,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它们代代相传,维系着民族的根与魂。   

  当然,现在的年味,悄然变化的诱因十分的复杂,人们似乎不宜轻率地给出肯定抑或否定的结论。尽管“浓”可能更多地包含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巨大期许,而“淡”所彰显的社会进步,同样令我们充满欣慰与赞赏。不论是浓也好,淡也罢,呈现在浓与淡背后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却始终如一,从未发生过丝毫改变。因此,人们在热切欢呼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同样也期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延续。

  所以我也想呀,我们需要营造出更加浓郁的“年味”,首先需要切实保护且留住中国古老的过节习俗。把充满了仪式感的诸如除尘,祭祖,贴春联,剪窗花,挂灯笼之类,作为装饰美化环境和辞旧迎新和祈福纳祥的手段。把家家户户准备的丰盛年夜饭,以及寄寓着美好愿望的北方饺子、南方年糕之类的特色小吃,作为满足味蕾和口福,烘托节日氛围。让人间充满烟火气的重要环节,切实让有滋有味地过年的味道,变成人们阖家团聚。享受当下,寄托未来的文化体验和情感记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必不可少的桥梁与纽带。

  儿时的年味依旧,现如今的年味,却成了一种温馨又带着淡淡忧伤的回忆。我也不知从何年何时起,对过年不再有那般热切的期待了。岁月如流,过一年,便老一岁,每一次过年,就像是生命旅程的一个节点。它让我在这个最深情的节点中,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守护着家的温暖和岁月的深情。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团圆中品味出家的滋味,还有那年的味道!

    我喜欢我儿时的,那一股过年的味道……

相关文章

  • 年味(三)

    记得小时候,临近过年,总是要用水桶挑很多衣服被子到银江河洗。那时,没有自来水,喝的水是井水,洗衣服的水是河...

  • 年味(三)

    身边充满了灶间传出的炒货,炸货和蒸白面大饽饽的热气和香味。遑论走远方的亲人年终回乡探家,捎来外面的世界里各种稀罕的...

  • 年味(三)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这天晚饭早早的开始了,因为马上要…… 我们吃饭时的座位排列不讲究,也不固定。谁想坐哪就坐哪,自由...

  • 年味(三)

    习俗上,过年家里人都要回家祭祖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过团圆年,亦是祥和。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家里男丁都要在午饭后...

  • 年味(三)

    就要过年啦!过完年就是新春了!都说新年就要有新气象。一切新,才会觉得新,才会让人觉得美好的事情即将要发生。 于是乎...

  • 年味(三)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按北方的习俗,小年。但有些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南北不同俗吧,但意义都一样。 我所在的PH小城...

  • 《年味三篇》

    一 小街拥挤了,挤满和孩子牵手的 母亲 我努力着寻找僻静的角落 ...

  • 年味三首

    【一】 年味渐浓城渐空,欲还故乡把酒盅; 久未相见不知事,怕是多有攀比风。 【二】 红红灯笼挂街边,匆匆脚步向家园...

  • 年的味道(三)

    年味是怎样的呢?年味是甜的,年味是香的,年味是美的。 甜甜的味道是年味的主打。甜蜜酥脆的江米条,蜜甜软酥的蜜三刀,...

  • 儿时的年味丨年味三忆

    压岁钱 年关 又逼近 那是过去 连着爷爷 辛苦积攒起来的血汗钱 兑换成干干净净整张灵魂 在除夕守岁火炉旁 一个挨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 味(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we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