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

作者: 满溪王敬伟 | 来源:发表于2022-04-18 07:01 被阅读0次

    人生,误在失度,坏在过度,好在适度!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保持适度,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要知道,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生活是一门高难度的艺术,正确的人生,不是完全的出世或入世。而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适度才是最恰当的。

    无相禅师行脚时突然口渴,便四处寻找水源,这是看到有一个年在池塘里踩水车,于是就向青年讨了一杯水喝。

    青年给了水,十分羡慕得看着禅师说:“禅师!哪天我也看破红尘的话,一定也出家。不过,我出家后会隐居起来只管参禅打坐,不会像您一样四处行脚,居无定所。”

    禅师含笑问他:“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青年回答:“我是我们这一带最了解水车的人了,全村的人主要水源都出自这里,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顾水车,我就能放下牵挂出家去参禅了。”

    无相禅师问道:“既然你这么了解水车,那我问你,水车如果全部浸进水里或者完全离开水面会怎样呢?”

    “这当然不行!”青年答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全部进了水里,水车无法转动,而且有可能被急流冲走;如果离开水面,那就打不上水来了。”

    这时,无相禅师说道:“车与水流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吗?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保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人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的道理,一个修道之人,就要要出入得宜,既不深陷其中,也不袖手旁观。”

    过犹不及,凡事适度最好,走极端总是不妥当的。有人觉得自己不能事事圆融,于是开始天天讨喜别人,想要圆融处世。但却丢失了自我,如何幸福?有人觉得自己入世太深,缺少思考的时间,于是整日孤独自处,不与人来往。但却失去跟人交往的能力,如何能再适应这个社会呢?

    要入世,但也要保持自我,不要被人情绑架,莫要用牺牲自我的方式入世。要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以方便自省,但切不可刻意追求这种自省。只要偶尔为之便好了。入世、出世也是讲求一个度的,把握好度才是真正的圆融。

    人在愿意放弃的时候才不会苦;人在适度知足的时候才不会悔。丢了度,灾难随即而来。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十年,任用文种、范蠡整顿国政,终于将国家转弱为强,最终灭了吴国,洗雪国耻。越王与群臣在吴宫欢宴之时,却发现范蠡不知去向。等到第二天众人才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为范蠡的投湖自尽而唏嘘不已。

    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信上写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勾践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你最好尽快离开他。”

    文种看后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虽然信中所言他不尽信,但还是隐隐担心,从此就常常告病不去上朝。然而时日一久,还是引起了勾践的疑忌。

    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前留下一把佩剑。这剑是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时用的那把剑,同时还留下这么一句话:“先生教给寡人九种灭吴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还剩下六种没有用,就请先生带给先王吧。”

    文种完全明白了勾践的用意,悔不该当初不听范蠡的劝告,无奈之下只好举剑自杀了。

    人生有度,胜在适度,败在过度。范蠡适度,审时度势下懂得急流勇退,是乃万事如意;文种失度,舍不掉,放不下到手的功名利禄,到头来不仅诸事无成,还惹来了灭顶之灾!要拥有成功的人生,留下无憾的回忆,唯有做到万事有度,不偏不倚,正当其需,恰到好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之中重要的不是你曾经拥有,而是明白你的所有。人最是需要宠辱不惊的平和,坐观潮涨潮落的平和,静看云卷云舒的平和。别惹事,但别怕事,生活是弹簧,你弱它就强;当你改变不了现实,那就适度调整自己;携手时珍视,放手时洒脱,于人于已,都是一种幸福。

    适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适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yh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