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生命的和精神的》
一些从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是根本性的大问题。人是生命的?还是精神的?一般普遍的认为:精神建立在生命基础之上,两者共同存在,并不矛盾,而且,生命产生精精神服务于生命,两者从来都是一体,共同存在。
实际并不如此简单。首先看生命的意志和目的,存在了数亿年的生命有不变的意志和目的,就是维护生命组织的运行,获取感知信息。获取信息不仅是维持生命的需要,是为实现产生生命的目的——"我感知"的需要。感知以范围、限度、方式为条件,以生命为唯一感知主体,建立世界,生命是感知与万物对应存在的方式。物质服务于生命,生命服务于感知,感知服务于事物存在的有序、活跃、稳定的状态。
生命的原则是:直接、快速地获取感知信息;维持生命的稳定生存。感知信息是生命与物质互动保持属性关系的需要,也是生命与物质保持属性关系的必要。数亿年生命生存的策略是:直接和简单,不作生命代谢和感知信息以外的活动,尽可能节省耗费的能量。遵循这些原则和策略,生物与环境保持平衡,平稳地顺应进化的轨道繁洐生存。
但是,人是生物的异数和例外。人创造了语言符号、槪念化事物、处理和储存感知信息、建立符合逻辑与伦理的精神体系、并由此生发出超越生命意识的自我行为。人的精神意识活动自成一体,并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大大超越于生命意识之上的精神建构极大地改变事物的意义,人以完全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方式来处理与事物的关系。人创造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生存观和新的价值观,人与本来事物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人本来是生命的,后来成为了精神的,这并非是正常生命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的精神意识是偶然的产物,其他生物不会有此结果。我们暂且不对人的精神意识作价值判断,但人对自身精神意识本身认识不足,并未全面评估精神给人究竟带来了什么?有什么实质意义?对整个世界整个生命体系造成什么影响?给人的生命本身有什么影响?对生命的终极意义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直接涉及人的存在。
人至今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却不得不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