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关于教育
龙应台在台湾所受的教养保守传统,但她做为高级知识分子,崇尚自由和理性。这一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做了很好的诠释。书中,她叙述了台湾和德国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在台湾幼稚园,排排坐,小小教室里坐着密密麻麻的人。一个老师带四十个孩子,每天给三岁的孩子“上课”。人数太多,为了控制上厕所,采用每隔一堂课后,组织集体上厕所的方式。美其名曰“精英幼稚园”。
作者小的时候,女生张小云没有交作业,被罚站在男生那一排;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教室后罚站,两腿弯曲,头顶一盆水站半小时;张炳煌得了“丙下”,被挂“我是懒惰虫”,在下课时间跑步绕校园一周;王爱莲交不起补习费,被老师当众羞辱,后来的结局是带着三个弟妹到爱河边跳河。
而在德国的幼稚园,房间不像“教室”,倒像个家庭起居室。到了房间,孩子们可以玩积木、玩拼图、玩汽车等等,依自已的兴趣自由活动。团队活动,譬如体育、唱歌、画画,只要求孩子们同时做同一件事情,并不要求规范和齐一。不愿意参加孩子尽可以独自在一旁做他愿意做的事情。他们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只有一件事“玩”。
截然不同的时间、空间、行为的三重规格使人阅读后,内心忐忑不安。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
相比而言,让我感觉,德国的教育更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用兴趣加以引导,也许更吻合人性的需求。作者感叹道,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莽莽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际的“创世记”。
关于孩子
华安、华飞两个孩子后相继诞生,作者在文中将他们的成长道路点点记来。她认为做为一个好妈妈,要做好“导游”工作,好好给孩子介绍这个新的世界。
每一家的生活故事都仿佛一本儿童书。医生将刚刚割了脐带的安安轻轻的放在爸爸巨大的手掌中,爸爸骄傲地说:“他赤裸滑溜的身体跟我手心接触的一刹那,我就开始爱他了。我是世界第一个抱他的人。”
孩子悄悄地爬上沙发,整个身体趴在母亲身体上,头靠着母亲的胸,舒服、满足、安静地感觉母亲的心跳与温软。
这些温情的瞬间,让人静下心来观察孩子,透过孩子来思考,我们成人身上所漏掉的东西,得由孩子指出来,提醒我们。
孩子牙牙学语,从“a、o、e”到“baba 、mama”,再到“bird”与鸟的关系,对于孩子而言,一步步就像一个瞎子,用张开的眼睛,突然看见了世界,那种快乐,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感知过程,急不来的。
书中穿插了一些育儿经验,如何处理老大、老二的关系,倔强的孩子如何抚慰等等。
“有些时候,遇到孩子摇摇头,不说话,一脸倔强。妈妈就知道了,现在需要的不是语言。她把孩子抱起搂在怀里,孩子的头靠在妈妈肩上,胸贴着妈妈的胸,安静着”。
文中又描述了一位伟大的、引人感慨的妇产科石医生的形象,他说:“我爱生!我只负责把生命迎接到这个世界上来;我不切断任何生命。”当病人问他是男是女时,他冷静的回复道,“人对这个世界已经掠取无度,您不觉得保留一点天机,一点对自然的惊讶,比较美好吗?”
关于成长
原野上有一群乳牛,成天悠闲自在地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属于它们,一直到有一天,一只小牛想闯得更远,碰到了一条细得几乎看不见的线——那是界线,线上充了电,小牛触了电,吓了一跳,停下脚来——原来这世界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情。
回教徒和犹太人在彼此屠杀,埃塞俄比亚的老弱妇孺在一个接一个地饿死,纽约华尔街的证券市场挤满了表情紧张的人的今天——“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成年后,19岁的安安对母亲说,“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有些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有必要的。”
读完后,我忍不住感叹,自已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地看着我爬行,现在我自已养儿子后,才会渐渐想起母亲曾经牵过我、抚过我的温情。光影交错的流水时光在静静的流淌,父母慢慢变老,我们慢慢成熟,孩子慢慢成长。以后长长的路呀,我们彼此相依相伴,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