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无戒90天往期挑战营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懂《尚书》:“中华第一书”《尚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读懂《尚书》:“中华第一书”《尚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作者: 金台望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7:35 被阅读39次

从“六经”“五经”到“十三经”“四书五经”,《尚书》始终在场

儒家著作称为“经”,最早见于《庄子·天运篇》:“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这是关于“六经”的最早记载,也是人们常说的“六艺”,是孔子的教科书。孔子最为看重的是《诗》《书》。

到了汉代,《乐》就失传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艺》”,儒家著作始被奉为法定的教科书,在太学设立五经博士,就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经”,列于学官。

武帝时有十四博士,即《易》之施、孟、梁丘、京四家,《书》之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诗》之齐、鲁、韩三家,《礼》之大小戴二家,《春秋》之严彭祖、颜安乐二家。

到了东汉,《孝经》和《论语》也被列入经典,号称“七经”。不过这两书没有被列入学官,地位也还不稳。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许,宽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

熹平石经在战乱中毁坏。宋代以后,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历代总共发掘和收集了46石,共8800多字。现在残石主要分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部分藏于洛阳博物馆、北京图书馆。

到了晋代,《论语》和《孝经》才被正式立于学官。

唐初,规定《易》《书》《诗》,连同《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九经”。 

到了唐文宗时,在国子学刻石经,“九经”加入《孝经》、《论语》、《尔雅》,称为“十二经”。

在唐朝,科举制度比较发达。学生参加考试,都要读儒家经典。但当时印刷技术不发达,与考试有关的儒家经典专著供不应求,很多人只能用传抄的方式来记录这些名著,很容易造成各种混乱和笔误,也影响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为了保证经典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公元830年,唐文宗接受国子监官员的建议,花费七年时间,把儒家的12部经典刻在了石碑上,当时年号是开成,所以叫《开成石经》;刻成后,立在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供读经者抄录校对。

《开成石经》总共有114块巨大的青石,每块石碑有2米多高,碑上共镌刻了650252个字。它们比肩连接,绵延百里,两端有石柱夹护,内容包括了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现在就摆放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用今天的话说,《开成石经》就是中国最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教材”。

不过,《孟子》还没有列入经典行列。《孟子》进入儒家经典,还要等到宋朝。《孟子》的地位,是宋朝人给提上去的。

宋儒喜欢谈心性,孟子是谈心性的老祖宗,所以宋儒高度重视《孟子》,把《孟子》给提到了经典的位置。到了南宋,就有了“十三经”的说法。

宋儒还认为,《礼记》中的《大学》一篇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是曾子整理成文的;《礼记》中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认为他们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于是,南宋大儒朱熹把这两篇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一起,称为“四子书”,简称为“四书”,朱熹花了很大精力为他们做了集注。

宋代以后,随着程朱理学地位上升为儒学正统,《四书》地位也被提到《五经》上面,儒家经典体系就成为了《四书五经》。

有了《四书五经》新课标,《十三经》就成了一种历史文献。今天看到的《十三经》,主要是汉、唐人的注疏,体现了汉唐人经学研究的最高水准;其中,《尚书》是孔安国注(伪),唐代学者孔颖达疏、解的。

《四书五经》主要是宋人做的注解,体现了宋人的经学研究水准。朱熹用了毕生精力,注解了《四书》(《学》《庸》《论》《孟》)和《诗经》《周易》等,没有来得及注《尚书》,他让门人蔡沉(也写作“沈”)做了注解。

这里顺便说一下刻石经的事情。历史上,除了上面的熹平石经、开成石经,还有几次刻石经: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二年在洛阳开刻,用古文、隶书、篆书等三种文字刻成,又称《三体石经》,经文有《尚书》《春秋》。

蜀石经:五代后蜀用楷书刻《易》《书》《诗》《三礼》等于成都,并附有注,是历代石经中仅有的。

北宋石经:北宋用楷体、篆体刻《易》《书》《诗》等于汴梁,又称《汴学石经》或《二体石经》。

南宋石经:宋高宗于绍兴十三年刻《易》《书》《诗》《左传》等于临安,共二百石,现存七十余石。

这几种都在历代战乱中毁损了。最后一次经典刻石,是清代“乾隆石经”,乾隆五十六年刻于北京,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等。

乾隆石经共190块石碑,计63万字,现存于北京孔庙。“乾隆石经”碑刻是历史儒家经典刻碑中最完整的一部,也算得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书。

大家看,不管儒家经典体系怎么变迁,《尚书》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经典,从其记载的内容和成书过程来看,《尚书》不折不扣的是“中华第一书”。

但是,从其在儒家经典的地位来看,从宋代以后,经历了从一线退居二线的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懂《尚书》:“中华第一书”《尚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ai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