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我学习这门课程的初始目的并不是我的时间管理做的不够好,而恰恰是已经做的足够好。我只是想看看专业的老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管理时间的方法。何遥老师的课程没有让我失望,通过系统的总结时间管理方法,让我看到了更专业、更高效高质量的时间管理方法,也为我升级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提供了参考。

第1课:时间管理的本质:找到高价值的事,并高效完成。
你是否想象过,你会拥有一种高效的人生,像你羡慕的人那样:果断,高效,一切事情都井井有条,是生活真正的主人。这是何老师的开篇寄语,问答的方式却给人无限激励。
在阐述时间管理本质时,课程示例使用第一人称很有代入感地为我们展现了小任三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所带来的三种不同结果:

如上图
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工作方式,有什么做什么。经常会在未完成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就又开始做别的事情,结果就是看起来很忙,其实没做几件事。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将会手忙脚乱。
第二种是高效率的工作方式,能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结果是可以合理高效的完成工作,比较从容面对突发事件。
第三种是高价值的工作方式,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有一个延伸性的思考,是工作本身更具价值。结果是所有工作面面俱到,后期工作更具弹性和针对性,有效降低突发事件概率。
但上面三种都不是最佳的时间管理方式,因为高价值的思考本身也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其实时间管理就是这样,在价值和效率之间寻找平衡。

“生活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则必须努力前进。”——爱因斯坦
第2课:时间管理的起点:高效行动
有了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我们又该如何高效行动呢?

为此何老师给我们举了个形象生动的例子。在上图中,“自我”的小人想走A路线,达成长远的目标,最终收获大树上的果实(即长远利益);而“感受”的小人想走B路线,获得眼前的快乐,不断采摘路边的小花(即短暂利益)。
或者也可以这样比喻,感受是我们的舒适区;而自我是要战胜自我惰性的痛苦区。而二者的相互作用将决定我们最终偏离目标的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法实现高效行动
启动力
1.321原则——数1,2,3后立即行动;
2.捆绑策略——反问“假如未来每天跟着感觉跑,你真的愿意吗?”;
3.简化原则——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不要纠结这件事情的价值多少,直接去做。;
行动力
1.分解任务,持续形成激励感——把一个较大的任务分成多个可完成的小任务,并在完成小任务时给自己一定的奖励(比如散步放松、吃点零食等等);
2.“快+早”形成良性循环——更快更早完成,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我们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自我和感受欢乐地走在同一条路上。”,愉快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可以关注“熊猫小课”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