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黄帝内经》
春季,是推陈出新,万物萌生的时节。经过了一个冬天的积累,大自然的生发之气开始上行,植物的气开始从根部往枝叶上走,我们会看到柳芽初绽,万花开放,天地间一片润物细无声之象。
人也同样,在历经了冬天的养精蓄锐之后,开始焕发生机,气血和能量逐渐往外涌,变得容光焕发。而一些陈年痼疾,也会受阳气催动复发,尤其是春季空气中花粉增多,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易引发。但这反而是大自然的善意馈赠,引蛇出洞,以便及早治疗。
草木繁荣之春,五行属木,而人体的肝脏亦同样具备生发之木性,于春则阳气渐趋于表。此时即为养肝护肝之最佳时令。保养肝脏的方法很多,比如注意修养,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遵生八笺》还指出:“以春三月朔旦,东面平坐,叩齿三通,闭气九息,吸震宫青气入口,九吞之,以补肝虚受损,以享青龙之荣。”(译1)另外,肝于情志主怒,若怒过则伤脾胃,因木克土之故。因此,春季尤其要注意心胸开朗,戒躁戒怒,以保持舒畅条达之情绪。而肝病及高血压病的患者,尤其是精神病类的患者,在春天除了记得合理服药,更要保持心态健康、避免精神刺激,以缓解病情。
春气之应,膳食方面则要少吃肉,多吃豆芽、香椿、荠菜、春笋、韭菜等绿色时令蔬菜,以消化秋冬的油水。适当吃点辛辣的,促进生发。另外,《摄生消息论》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孟春和仲春(即春季的第一、第二个月),亦可进食些红枣、山药等甘温健脾的食物。因酸味入肝,甘味入脾,木土同调,进而可达肝胃共治之效。但孙真人在《摄养论》中提出,到了季春(即春季第三个月),由于肾气渐平,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因此应该减少甘味而增加辣味,从而补精益气。
日常起居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意味着要顺应生发之天时,就要从立春开始晚睡早起,适当运动和散步,使形体舒缓,精神愉悦,胸怀开畅,则可保持生机,心神合宁,益于心智。因为在春季,无论是能量上升还是气血转化都是最为有效的,在此时期适当活动筋骨不仅可以减少春困,更能加强新陈代谢与体内运化吸收功能,使气血循环通畅,从而改善体质,预防疾病。 原创 清光玄明
另外,面对春季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春捂”是必须的,尤其背部切不可受凉,寒即伤肺,就会鼻塞咳嗽。因背部为阳气运行之要道,而春季阳气生发,人体的血管和毛孔扩张,体表血液循环旺盛,故此时不宜顿减衣物。尤其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应格外注意保暖和养阳。
春之可期,采一年芳华之季;少阳之气,宜温柔以待。审时气,顺其性;万物安,诸君祥。
译1: 春季三个月份的初一早晨,面朝东边平静地坐好,叩齿三通,然后闭气约九次呼吸的时间,将东方春的气息由口吸入,分九次吞下,弥补因肝虚受到的损伤,让肝气舒畅而有活力。
- The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