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朗讀「回歸」這篇時,不免心生感慨。一是同樣的意義,而海寧格大師卻能用另一種說法「回歸」,讓 「活在當下」 這概念更容易明白與操作,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如何把「理智中心」的概念或「情感中心」的感受轉化成「運動中心」能夠了解並直接操作的表達,這很不容易,要對「人」這部機器四個不同中心的運作與不同的語言有深入的了解才行。
目前我只能把部分「理智中心」慣用的語言,翻譯成「運動中心」聽得懂並能夠直接執行的語言,比如「放鬆」譯為「不要用力」......還有更多,主要都是應用在「易學律動/神聖舞蹈」的課堂上,雖然還是口語,但實際溝通的對象並非「理智中心」,而是「運動中心」或「情感中心」,這樣學員經更能掌握切確的訊息與指示。這是個長期的工作,所以一直還在持續努力中。
另外我覺得很可惜的是:每天早晨做完靜心後朗讀 《內在之旅》的錄音,因為不是在實際的律動課堂,缺少臨場感,以及與大家一起經歷了共同的情境與過程,所以少了在那氛圍中貼切的情感所產生的絕佳效果。不過這已經是盡我所能了。
在二十歲之前我幾乎是不對機器講話的(連電話也不接聽),因為對方不在眼前,卻要對著一個奇怪的東西和他說話,對我而言實在是太怪異了,所以我沒辦法使用電話。直到數年前在青島時,王麗麗死活都要我講一堂微課,而我也想要突破一下自己……。還記得主題是「從身態改變心態」,兩小時講完我就癱了,真是要命啊!不過這也讓我發現要命雖然是很要命,但起碼我還依舊活著。
到現在我還是不喜歡對機器講話,但勉強還可以接受。這次估計要對著冷冰冰的機器講上四個半月,就當是彌補一下過去數十年逃避電話的Quota吧!我接受一邊覺得怪異與不習慣,一邊繼續朗讀錄音,並寫一篇相對應的文章(又是長年令我厭惡的短版),這種內在的衝突與摩擦剛好可以用來鍛鍊自己的「主動注意力」,和不受內在糾結影響的「定力」,同時我相信,當我完成132天的「內在之旅」後,我的「恆心」「毅力」與「行動力」必然會快速增加,我將會更有底氣,更自信,對於我努力的「工作自己」以「記得自己」,而最終能「成為自己」,必然帶來極大的助力。
這整個過程就只是不斷地練習,無論發生什麼,只要與我正在進行的事情無關,我就放下它,回到目前該做的事情上,不斷的讓自己回到當下、活在當下。這132天是個機會,也是個鍛鍊,更是一個考驗,我決心上路了,回到那靈性最初與最終的居所,這就讓我們一起動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