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电影后会无期,不像是一部电影,而像是一个鸡汤合集。
上映的时候,喜欢文艺片的我着实喜欢,甚至还二刷了。笑点一个接着一个,故事的背后都耐人寻味。不敢说看懂了,但是若有所思。
前两天,韩寒发了个微博。
听过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喜欢才会放肆,爱才是克制。
任何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有这不同的含义,这是我们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就教过的。
韩寒想说的应该的,别听他瞎说,过自己的生活。
《后会无期》最经典的还是里面的台词。
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我不确定这是韩寒对这个世界保留着的讽刺,还是多年后曾经那个叛逆的少年在摸爬滚打后的领悟。
但我还不打算尊崇这样的道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而重利轻义与年龄未必相关。
这又像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话,安慰被打翻和吃亏的自己,怪自己太傻。
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到头来,只得到一个明白的人,就够了。
剧里钟汉良讲的那故事可能是真的吧,我希望是真的。
有一个人懂,是浮浮沉沉生活里的最大慰藉。穿梭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活在世俗的期待和压力下,能有人懂徒步旅行的自己,是难得而又美好的存在。
他一定很爱她,他们一定很相爱。
从小到大我都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
苏米一群人的仙人跳,却遇到了单纯又木讷的江河。江河还是喜欢上苏米了,喜欢上那个一见钟情的苏米,又或是说出了故事的苏米。
苏米的故事不得而知,但又或多或少能猜出几分,世间上无时无刻有人在做错事,也无时无刻有人在后悔。
如果可以,能不能不在爱里犯错。
你都没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不折不扣的鸡汤,我还是忍不住赞同。
我小时候从未想过未来会做些什么,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热爱什么职业。当然,不包括写作文的肆意幻想。
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于迷茫,很多的东西我都不敢肯定对错,尤其是所谓的人情世故。
我不敢肯定违背规则的办事,依靠关系的插队,是不是这个世界应有的习惯,是不是我该默认的接受。
而我,一直在努力,努力观察着这个世界,反抗着被驯服的恶习。
告别的时候还是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就是最后一眼。
冯浩汉和苏莺莺的告别,江河和苏米的告别,最后,冯浩汉和江河的告别。
整部剧,一直在相逢和告别。
相逢曾有时,后会再无期。
我对这句话最深的感触是在葬礼上,哭的撕心裂肺的亲人,以及躺在那里冷冰冰的逝者,好像彼此很近,但又再也触摸不到。如果无法再交流是告别的第一步,那么火化一定是告别的最后一步。
看着逝者被推进去,最后在火里化作灰。从此,再也触不到,甚至多年后,连记忆里的脸都开始模糊。
开始想到,告别的时候,用力点,多用力点。
听过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说这是部烂片,也有很多人觉得回味无穷,我是后者,但我不接受批评。
我得说一句,我自己的鸡汤,“你是对的,别人不一定是错的。”
就像韩寒自己说的,句子不过是句子,爱也可以是放肆,所有的选择还是自己去做,不用按部就班的仿写,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鸡汤又如何,你爱喝不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