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遐思

作者: 蓝依口袋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21:47 被阅读38次
明月遐思

圆月如盘,凉露似珠,丹桂飘香,又是一年中秋时。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这象征着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

古时候,帝王在中秋进行宫廷祭月祈福,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百姓在中秋欢庆丰收,表达一种收获的喜悦。

中秋节已经代表“月圆人团圆”的唯美文化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美好心愿达成的充分展现。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明月圆圆话团圆,各方游子,亲朋好友利用这一传统节日,以月饼为礼互相赠送,因为月饼象征团圆。能够在节日回家的人们拿上代表团圆的各式月饼,带着愉悦的心情,纷纷回到亲人的身边。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月圆如镜,月华如洗,清辉尽洒。

“一轮圆月夜空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人们围坐一起,摆出各种月饼、水果、花生、瓜子等食品,边享受着美味食品,边赏月,边畅谈。其情融融,其乐陶陶,其爱浓浓,呈现出一片祥和、文明、富裕、美好的太平盛世美景。

明月千里寄相思,自古以来,人们对明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以明月寄情,表达团圆、相守、分离、思念的情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人生很多事情不能两全,多少在外的人们,或求学,或工作,为了各自的理想和心愿,不能回到亲人身边,圆团圆之梦,了相思之情。

多少文人骚客,多少别客游子,每每借助明月咏词叹调,抒以情怀,表达离愁别绪。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尽独在异乡的人,无法归乡团聚,只能遥以望月,寄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落寞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出了无论故乡的月是多么明,也不知何时才能归的无奈悲切。

我已经好多年没有机会凝望家乡的明月。当明月挂上梢头,我迎着徐徐清风,披着溶溶月色,带着绵绵的情意,抬头仰望那皎洁无暇的明月高高挂在空中,身边有很多眨着眼的小星星生怕月亮孤单,静静地相守在圆月周围,一如我静静地观察秋月的明朗,想像着家乡的明月是否和现在一样的清朗如玉,遥寄对亲情的怀思。

人生如无遗憾事,最是清风正对月。

但是,人生不可能事事尽人意,想团圆未必就能很快到眼前,不得不面临无可奈何的分离。

虽然有“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欢欣,也会有“今夜月明人尽望”的惆怅,只有寄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才能圆你中秋梦。

相关文章

  • 明月遐思

    圆月如盘,凉露似珠,丹桂飘香,又是一年中秋时。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

  • 中秋节

    桂香佳节至,举国望明月。 性孤谁似我,陋室独遐思。

  • 【七绝】可将明月入诗行

    【七绝】可将明月入诗行 文/林海 红尘一梦染余香, 难慰孤心恨断肠。 尽是遐思深夜处, 可将明月入诗行。 平水韵七阳。

  • 中原诗人舒怀新诗《遐思》

    遐思: 遐思在于升华, 升华源于理想, 理想源于完美。 人类的翅膀就是遐思, 因为遐思能缩短距离, 遐思能飞到万里...

  • 明月逐人来 · 月明惹遐思

    冬深林冷。遐思春景。稀疏叶、晚光摇影。月明云淡,昏鸦喧后静。远望朦胧秀岭。 芳岁年华,红绿彩旗相映。心常想、桃源幻...

  • 阅“安西军”史料·闲笔

    ——给祖国 秦时的明月,汉唐的光 夜半的遐思,临谁心房 轻轻地敲响,笛扣窗上 悄然不知,已入了梦乡 附上—— 岑参...

  • 掬月照心渠

    月亮总是给人以皎洁明亮且静谧安详之感,也便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遐思,就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 诗--- 中 秋 感 怀 (一)

    年复半载,又遇中秋 明月高挂,清光悠远 吟唱着江南水乡的温柔 跋涉过大漠浩瀚的孤寂 光阴辗转,遐思无限 赋予生命,...

  • 专栏:走向日月星辰,说说航天航空材料的前世今生

    - 引言- 又到一年中秋季。夜空之中,那皎洁的明月和那仿佛闪烁的星星,总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思。 图片源自网络 正如...

  • 我心飞翔(1)一一亲近月亮 2009年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轮明月勾起人多少回忆,引起几多遐思! 儿时的月亮最大、最圆、最明亮。那时候,村大队部里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月遐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e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