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我,最赞的歌手是谁?我的眼前飘过很多面孔,耳畔响起很多旋律。
要说最赞的,追忆过往,凝视当下,遥想未来,就只有李健了。
1.
知道李健之前,是翻出了“水木年华”。一曲《一生有你》,才知道曾经清华的校园里还有如此文艺,谜一样的理工男。
子峰是我们学校的建工男,认识他是在校园歌手的比赛上, 他凭这首《一生有你》成功晋级校园十大歌手。子峰是我的初恋。
因为梦见你离开,我从哭泣中醒来
曾经遥不可及的梦,在命运的安排下,将离别变成现实。
毕业季,我们真的离开了,离开了校园,离开了彼此。子峰按家里的要求考了公务员,我跟闺蜜一起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时间和距离,现实和生活,让一段纯美的感情一点一滴地消失殆尽。歌里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变成了一个否定的结局。
从那以后,我不再听水木年华,不再停留在过往里。
看那些誓言谎言,随往事慢慢飘散
两个天各一方的人,即便知道那里有人在等你,却没了义无反顾前行的勇气,只有错过。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不想让下一次也变得无能为力。
2.
再次遇见李健是他出道的第十五个年头了。
2015年,李健参加第三季《我是歌手》;
2017年,他又参加了《我是歌手》。
恍然会面,已无法对应他就是那个水木年华里的人,那个唱过的《一生有你》的人。闺蜜的提醒,才牵出我沉睡的记忆。
看见他,那个曾经背着吉他的长发少年,如今多了一份成熟,温文儒雅。
他站在那里,唇齿之间,眉宇之中,举手投足的弧线里,都如清风划过湖水,自然成纹,微微漾开。
难得的是,岁月的沉淀,在他文艺的气息里,又注入了一份诗意,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歌者。
帅气、儒雅、有才,让人毫无抵抗之力,心为所动。
歌声里,依旧没有铿锵高歌,只是低吟浅唱。一出场,一开口,就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听他的歌,像读一篇散文,娓娓道来又感人至深;又像读一首诗,平静里暗藏深处涌动的河流,让人回味多少遍都不觉得烦腻。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
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这是他在《一生有你》里唱过的一句。
多年以来,原来他真的如歌里唱的那样,看淡一切,坚持自己,然后缓缓而来,带着细水长流,轻轻浅浅的诗意人生。
作为创作型歌手,在他的自创作品中,我喜欢《风吹麦浪》《贝加尔湖畔》《异乡人》,作词、编曲、演唱都很棒。让人听来如饮一杯葡萄酒,在耳畔,在心间,在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里舒缓起来,温润如玉,清澈如水,空灵幽远。
即使是别人的歌曲,在他细腻而饱含弹性的嗓音演绎下,也别有韵味。他唱红了一些沉寂在谷底的歌。
听到他唱《父亲写的散文诗》,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奔涌,那个父亲也分明就是我的父亲。
那时,收到父亲的病危通知书。我听着《父亲写的散文诗》,在父亲的病床前跟他说话,我知道在他心中,也有一首散文诗。
我说的时候,父亲会点头,会叹气,会微笑,会在眼眶里闪着泪光。
或许这是对他最大的鼓励,父亲最终得以转危为安。
虽然父亲写不出诗意的文字,但从那时起,我就决定用我的笔,为父亲和母亲留下属于他们的文字,他们的爱。
远在他乡,每次想念,李健唱的这首《父亲写的散文诗》都会陪伴着我,如父母在身边。
3、
城市的夜空除了月光,还有璀璨的灯火。
城市的灯火,除了温暖的家的灯光,更多的是写字楼里忙碌的光芒。
地铁是我上下班出行的主要方式。
2016年,很多时候,我都是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早已习惯这个城市的快节奏,也早已明白改变不了别人,唯有改变自己。
那年我喝了很多鸡汤,放下余华的《活着》,先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
稻盛和夫说:“要获取打开宝库之门的智慧,除了倾注燃烧般的热情,持续付出真挚的努力之外别无他法。”
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挣扎。
我不想再吃千篇一律的快餐,不想赶着最后一班地铁,披星戴月地回家,不想回到小区门口,看见门卫已是打着瞌睡。
我想把一切都放下,想离开那些可怕的加班的夜晚。
怀着忿忿的不平,带着满心的委屈,那晚十点半,再次走进城市的地铁。
等车的人不多,屏蔽门打开,没有拥挤;我的双脚迈进去,座位空着;虽然疲惫,但在办公室坐了一天,此时只想站着。
正对着地铁的电视,播放着《我是歌手》的节目。
十点半的地铁
终于每个人都有了座位
温柔的风
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吹
一个无比轻柔的声音响起,是李健。
歌声飘扬,穿行在空荡荡的车厢里。那么温柔的声音,那么写实的场景,像是为我们这趟列车和车里的人量身订做,专门点播。
我盯着这个男人的演唱,一字一句地听着。无心去看其他的人,想其它的事。
身边的妹妹
不知道为谁
流着眼泪
瞬间,不经意的触碰,所有坚强,支离破碎。
没有人看见我的眼泪,就仍由它流过脸庞,滴在车厢里,冰凉冰凉。
一曲听完,望着车厢里零散的人,似乎都沉浸在十点半的地铁里,有困倦,有茫然,都沉默,唯有我的眼泪哗哗不止。
等到了站
下了车
余下的路还有好长
到了站,下了车,踩着他“余下的路,还有好长......”的长长的尾音,我走出地铁站。
他是故意的,故意把那个尾音拖得很长,长得挥之不去。
后来我对比原唱,才知道这正是他精心处理的一个细节,他比原唱更懂写歌的人,更懂听歌的人。
地铁再拥挤,总有停靠的站台。地铁连接的两端,才是漫长的人生旅途。
在这旅途里,暂时的繁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咬了咬嘴唇,擦干了眼角那滴没有落下的泪,快步走着。
月光撒在身上,似歌声一样轻柔。
4、
李健——这个音乐如诗的歌者,那么多次,温暖到我,忧伤到我,触到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惹得我流下串串泪水。
这些都是情感里十足的感动。而每一次感动,又让我对他,和他的歌多了一份喜欢。
多年来,在匆忙的脚步下,在百忙之中, 在尘市喧嚣里:
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不随波逐流,可以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寻找一道灵光,看到忙中的静趣。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像他那样,脸上自带不是假装的平静如水,心中踏着舒缓的节拍,无比安然,韵味无穷。
如今,李健用歌声告诉我们,他做到了。而我还在努力追寻中,是他让我更加坚定了这份不急不躁,不离不弃。
今天,因要说起他,把他的歌再听了一遍。
《一生有你》里有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风吹麦浪》里有柔软的长发曾芬芳我梦乡;
《十点半的地铁》每个人都有了座位......
......
依然感触如初,依然感动如昨。
他声音诠释的那些歌曲,那些句子,那些情感,再次让人从忙碌里剥离,从恬静和悄然里缓缓归矣,如清风吹起蒲公英,飘扬到返乡的黄昏,带着最后的暖阳,直落心头。
时光依旧,岁月如歌。
这几年,是他让我学会路过大多数的急切,用歌声陪伴我,走过心智日渐成熟的时光。
或许,当我老了,我还会在麦田里,听着他深情款款的散文诗,看满面春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