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带孩子去学校的大操场去玩玩具的路上,一位七年级的女生(我的学生)和她开玩笑拦着她不让她过去,她挣扎了几次,没过去,消极情绪立刻就上来了,歪嘴,急眼,开始哭了,我的学生很不好意思,我慌忙打圆场她有些胆小,示意她离开。到了地方一位同学给她打招呼想抱抱她,她给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还在哭泣,很显然刚刚在路上的着急消极情绪还在,我觉得自己要改进引导孩子的这种情况。
当孩子的消极情绪来临的时候,觉察与有效引导当孩子的消极情绪来临的时候,觉察与有效引导
一、对孩子情绪管理六 不可以
1,以暴制暴
“再闹,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会使孩子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来报复家长。
2,当孩子情绪的奴隶
“不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出现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3,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4,流于说教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5,回力球效应
“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6,归咎他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将错误归咎到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二、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和情绪会逐渐丰富和成熟,会懂得爱、愤怒、羞辱、高兴、骄傲、兴奋、哭泣、恨、害怕等等。在孩子懂得或者正在经历这些感受时,父母的重视和有效引导,对孩子的人格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情绪和感受不是可耻的,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传统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常常压抑孩子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说不要哭,勇敢的孩子不能哭。当孩子因害怕而哭的时候,就说别哭,再哭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或者什么老虎来了之类的。一方面是父母不能忍受孩子的哭勾起他自己内心的情绪,另一方面是一直沿袭以前的错误的管教方式。我们要教孩子认识有情绪和感受是正常的,没有对和错,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并且我们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需要跟他共情,并且倾听他诉说,而不是急于告诉他很多道理。其实有时候孩子把事情说出来,说完了情绪就好了。如果常常压抑,最终是会爆发的。第一次爆发一般是在11岁-12岁,第二次危险年龄是18岁,第三次危险年龄是25-26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孩子有多动、迷恋网络游戏等等行为问题。
2、我们要教会孩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你的感受是你的,别人的感受是别人的。这样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就不会习惯性去指责别人带给你情绪。传统教育的方式下包括我们自己常常指责别人让我们自己不快乐、痛苦、难受。“都是因为你我才这么不高兴”“都是因为这件事,我才这么难受”等等这些话我们经常都能听到。其实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调整自己的情绪。
3、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当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以后,我们可以教孩子跟对方说:刚才我的玩具被你抢了,我心理很难受,这是我最心爱的玩具,希望你以后要玩的时候,请先跟我说一下。这样给人的感觉自然就舒服很多,全部都用到第一人称,而不是都是"你拿了我的东西,你让我很难过",焦点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在别人身上。有一个前提是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当你表达完以后,别的孩子不一定会马上改正。对方改不改是对方的问题,而我们只要做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4、如果不会表达的孩子,就教孩子学会把情绪通过文字写出来,或者是唱歌,或者是转化为动能。以前的孩子没有那么多压抑的情绪,就是因为他们经常在外面玩耍,很多情绪都通过肢体释放出来了。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和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一个会说自己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爱恨情仇的孩子,会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体验。
当孩子的消极情绪来临的时候,觉察与有效引导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情绪重视和有效引导,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以及社交能力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