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个要好的同事找我聊,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通知调离校区。关键不是她所在校区的领导通知的,而是被新校区的领导发信息才知道的自己被调离了。她很郁闷。平时积极配合校区的领导安排,平时与同事之前没什么矛盾,和谐友好相处,在此校区干了5年了,也算是位老教师了。怎么就这么突然被调了,都不告知下缘由。她问我:“多多,我难道自己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就这么差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自己认为的人际关系和实际中的差距确实相差很大呢?为什么会有这种误差呢?
我大家介绍一本书——《个性优势》,这是一本可以为职场人了解自己的个性优势,挖掘个人的职场和生活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出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测评书。本书本书共计3大测试,归结出6项人格因素,15种工作偏好组合,7个关键生活领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优势所在,从而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和谐与平衡。
给大家做个有关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测试
大家做个测试,在测试之前,要确定思考的对象,所以需要你写下职业的名称以及从事这份职业的时间。
本测试:
我的职业: 从事这份职业的时间:
记住一点:你的回答必须反映你在此时此刻的感受。
本测试呈现两个关键词:“成功的”和“满意的”。两者的含义不同。所谓“成功的”,是实现目标或是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而“满意的”是指意愿得到满足、符合心愿。请你静下心来思考这两个词对于你的意义。接下来的每道题中包含两个句子,你必须选出两者中更符合“成功的”含义的描述,随后按照同样的方式,选择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满意的”描述。
你有0-4个B说明你在人际关系中属于妥协状态,也可以说是种不上心的状态,会有抵触的情绪。
5-8个B说明你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和谐状态,没有任何矛盾冲突的状态。
9-12个B说明你在人际关系中处于补偿状态,非常看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花时间花精力在人际关系中。
那为什么会出现妥协和补偿的呢?在书中有段话:
因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是害怕被别人嘲笑甚至忽视,所以我们常常掩盖“真实的自我”,而恰恰是这些恐惧阻碍了我们。如果因此而使我们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那我们自己就是罪魁祸首。我们时常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口口声声指责别人是绊脚石,但实际上我们自己才是绊脚石。这个真相显然很难让人接受。
如果我们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就总会为自己找许多理由。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最终自暴自弃。责怪他人的过失当然容易,可事实上是我们害怕去尝试。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处于不和谐的状态的原因较多,或出于恐惧,或者认为别人是绊脚石,或者为自己找了好多理由,这样都掩盖了真实的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做我们想做的事,去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那时,你将发现,别人最喜欢这样的你。
如果你想改变下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的话,可以这么做:
1、分析自己在工作人际关系中是出于不上心的状态还是非常看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2、列举出什么原因驱使你这么做?
如果你是重视人际关系的原因有哪些?比如:他们需要帮助;我不找别人,别人就不会找我;他们组织的活动需要帮助等等
如果是对人际关系不上心,处于妥协状态的原因有哪些?比如:我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做。别人可能不接纳我。我总是被忽略等等
尽可能的把原因都列举出来。
3、剖析出哪个是你最主要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举个例子
我的在人际关系中的得分是3分,是处于妥协的状态,也就是对人际关系不上心。我列举出原因: 我更愿意和别人保持距离;我觉得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我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害怕自己被同事拒绝;我害怕被问东问西;我害怕别人说我太过招摇。经过剖析发现害怕被同事拒绝。于是我计划了为期一个月的计划。新学期我工作发生了小变化,要接一个新班,搭班的老师们之前也未接触过,只是认识而已。于是我在近期工作关系中主要打交道的同事是同班的数学和英语老师。每天和她们分别聊10分钟,主要内容是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这样我不仅和同事关系有所增进,而且对于班级管理有更大的帮助。
当你在人际关系中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画面,那么就把这个想象的画面变成行动和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