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解读】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因为没有上下文,解释起来就比较难。从兴、立、成来讲,显然是做一件事的程序,有人说是治理国家,有人说是君子修炼,有人说是孔子施教,有人还写了学位论文。从泰伯这一章的文脉来看,我更倾向于组织的治理。兴于《诗》,从诗经,从文本教育开始,把要传递的价值观和理念进行广泛的有效地传播。大家有了基本了解后,用礼的形式来约束,礼就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可以理解为是明文规定的制度。如果前面没有“诗“的兴,直接上“礼”,就很难落地。最终,大家已经普遍认可,价值观融入到言行举止中的时候,音乐就可以作为文化建设的最高形式,陶冶情操,涵养性情,所以凡是盛世,必有和谐美妙的音乐。诗礼乐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件法宝,诗指感染力强的文本层面,礼是清晰明白的制度层面,乐是潜移默化的精神层面。这三条是非常值得我们在企业做组织治理,文化建设时学习和借鉴的。这是程序,也是方法,同时还是道具。
【实践应用】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件法宝
文化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贲卦的象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以文化之,用思想、理念、文本去指导企业建立形象,开展活动,指导员工做出该有的行为。
从经典理论上,企业文化建设分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刚好对应的就是孔子所说的“诗、礼、乐”,即文本系统、行为系统和理念系统。诗是容易入门,口口相传,耳目所及的文本,行为的规范需要制度的指导和约束,理念系统的理解、传播、落地需要做出仪式感。等同于孔子给我们提供了建设企业文化的三件法宝:文本、制度和仪式。
1、文本。这个文本是广义的文本,主要以图文为主。我们能看到的如企业文化手册、内部期刊、各类故事、标语、图画照片、广播等。从虚拟的官网、公众号,到实体的企业整体环境,员工的工衣工牌,甚至是一句厕所间的标语、大门上的吉祥物形态都可以说是文本系统。做文本最知名的案例应该就是《华为基本法》,可以说是一部精神宪章,这就使企业文化,精神思想有了具体的描述和依据。诗可以兴、观、群、怨,这种有质量的企业文化手册也有类似的功能。
2、制度。指的是各项规章制度,如福利制度、会议制度、员工守则、活动制度、关爱制度、个人职业规划、激励制度等等。在企业文化的落地过程中,需要使用制度规范和指导员工的行为,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并知道怎么干。这就是“礼”的作用。
3、仪式。做企业文化一定要有仪式感,仪式感里面包含的就是可以感染人,让其潜移默化的精神。欣赏会、表彰会、拜师会、联欢晚会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会议形式就是仪式化的一种典型体现。而孔子说到的“乐”既是歌典,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广义的仪式,因为需要奏乐的场合本身仪式感就非常强。我们就围绕着这个“乐”——企业歌曲来说一说。
为什么要“乐”呢?首先是易记。有的企业早会时会要求背诵大段的口号,还规定背错了或不流利要有相应处罚,但该记不住的还是记不住。但把这些内容编成歌曲就不一样了。学生时期读过的诗词名句怕是很多已经记不住了,但一起唱过的歌还是印象深刻吧。这是因为听觉识别的转化率要远远高于视觉识别,人脑对于吸收听到的表达内容比起看文字图片表达方式,要高出30%以上。基督教是目前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宗教之一,他们的最有效的传播方法就是,把《圣经》编配成歌曲,老少皆宜,快速学会唱,每周一次礼拜,规律且便捷。
第二是易懂,记住只是基础,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才能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音乐语言是至今为止最客观的沟通标准,它的产生本身就结合了物理、数学、几何、生物学、时间等诸多可参考的客观数据。所以,需要统一思想,歌曲是最适合的。不管是一个团队、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一首合适的歌曲都是相当重要的。想想苏联时期的“红歌”吧,这是将“企业歌曲“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时代。
至于奏什么“乐”,也就是歌词唱什么要看企业的发展阶段而定。初创阶段如同长征过雪山草地,发展阶段如同八年抗战,竞争阶段如同百团大战,成熟阶段如同胜利完成井冈山会师,每个阶段对应的经典红歌给了一个很好的参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