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地,收到了一张从珠穆朗玛峰上寄来的明信片。
如今的电子时代,还有人用这种很久没有用过的传统方式给我寄明信片,让我有些惊讶和欣喜。
从信箱里看到这张从世界屋脊寄来的明信片,翻来翻去,很是好奇。
明信片的正面是珠峰的照片,珠峰下面有几只正在觅食的藏羚羊。色彩并不明丽,或者说作为明信片来说,这幅照片可谓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
背面盖着一枚“珠穆朗玛峰”的邮戳,上面还有用藏文和汉字写的“吉祥如意”四个字。右上角有一枚明信片自带的80分的邮票,盖在邮票上的邮戳显示“西藏定日”、“2018年6月19日”和“大本营2”字样。右下角只写着我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具体的地址,却没有寄件人的任何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1874/bd4867c452d93d5a.jpg)
到底是谁给我记得这张明信片?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从小在青海长大,从小学到大学时代的朋友如今大都在青海,应该没有谁会专门跑去西藏旅游。因为那里的风土人情和青海非常地相似,除非有人想专门攀爬珠峰。而这,对于一个从未参与过登山训练,尤其是像珠峰这样令人神往却又望而却步的地方,没有十足的准备是不会贸然前往的。
大学毕业后,在几座城市工作过。但说实在话,工作后交的朋友,远远比不上学生时代的友谊来得真,来得久。当我从一个城市转入另一个城市后,以前工作过认识的,或者说关系比较好的同事们,都没了音讯。
而现在工作的单位,关系好的同事,也大都拖家带口,和我一样人到中年。离西藏那么远,又有谁会有这份勇气与毅力前往西藏旅游并去挑战珠峰?
这让我非常地好奇,试图从明信片里不多的信息中寻求答案。
看字体试试,从为数不多的字迹中寻找蛛丝马迹。
关系不错的朋友,他们的字体我都认得。正如“字如其人”,每个人的字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那个与远方的朋友家人沟通主要靠写信的年代,我能够准确认出每一位亲友的字迹。
但如今写信已几乎绝迹的情况下,十多年没有见过朋友们写的字,我还能认得出来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1874/083eccf6299d5920.jpg)
将明信片拿在手中仔细查看,字迹看起来有些秀气,难道是女性书写?看起来倒有些像,但也不能排除可能是同行的朋友代劳,一股脑地将要寄的明信片全部写完。
思忖半天,依然毫无头绪,开始有些埋怨这寄信之人太过粗心,怎么连个姓名也不留下?我想要表达谢意看来都不能够了!
算了,不猜了,就这样吧!我将明信片扔在桌上,去做其它事了。
妻子下班回来,见到书桌上的明信片,很是好奇,问我这是从哪儿来的。
我随口说不知道,因为没有寄信人的任何蛛丝马迹,所以无从知晓。
妻子仔细看了看这张明信片,然后似笑非笑,颇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真的不知道是谁给你寄的吗?
妻子将明信片翻来翻去看了几遍,然后重新放在桌上,带着不可捉摸的笑容,什么也没说,到屋里换衣服去了。
说来也怪,本来心怀坦荡的我,被妻子这么一瞧,表情不自然起来,仿佛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
唉,都是这张明信片惹的祸!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第244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