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写有《格局》一书,颇具“卖点”,很有影响力。
那么,“格局”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怎样呢?我以人生实践而琢磨,可以说一个人人生中的点点滴滴都关乎格局问题,是为一种“无限外延”。但吴军博士在该书中设有专章《人生的格局》,无疑是提炼出了事关人生格局的要素,或可称为人生格局的“基本盘”。所以,我在前面数篇专研文笔的基础上,今天特别“点睛”一下格局的几个要素。
(1)主动性
这是吴军博士在《人生的格局》一章中首先强调的一个问题。把“主动性”作为人生格局的第一要素是否缺少了份量呢?不然!人之生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特别是超越其他动物而成为人,恰在于“主动性”,哲学地表达则是能动性。因而主动性——能动性是人生格局的根本所在。失缺了主动性——能动性,人还能成就什么?放在日常看,若是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匮乏主动性——能动性,谁人会肯定其有格局、能够开创新局面呢?所以,主动性为人生格局之首要,是重中之重。
(2)善于倾听反对意见
是否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已见出一个人的胸怀了,而善于倾听反对意见,不是足见一个人的格局之大?所以,反对意见该是验证一个人有没有比较大的人生格局的试金石。
(3)善于分享利益,独立决断
利益——功名利禄,无论古今,都是考验人的。是锱铢必较,还是仗义疏财,是斤斤计较,还是慷慨好施,恐怕都会在利益这把“刀”下一见分晓。现实生活中,斤斤计较的人,谁会认为是有格局的呢?
决断,亦同如上。刚毅果决,是为有格局;久拖不决,还谈得上正向格局吗?该是负面格局的范例吧?没有科学决策,何以开局起步做事情?
(4)不因小失大
因小失大,是很让人痛心的事情,更是让人“没面子”,还何谈格局?其实,因小失大本身并本质就是丢掉了格局。所以,“不因小失大”才是在捍卫格局,才是有格局。
(5)不护己之短、炫己之长
护着自己孩子的短处、炫耀自己孩子的长处,自己觉得怎样?他人又是怎样看待?凡是受过学校与社会教育的人,对此心中都是清楚的吧?落实到个人,如此护己之短、炫己之长,不是浅薄?何来人生有格局?所以,一个“不”字是关键。
我以为,如上要素,恰是“点穴”了人生格局之有无、大小的。若真正做一个人生有大格局作为的人,就不能不从这五个要素而切入,点滴积累地持续塑造自己。
格局,就是人生作为的场面。大场面反映大作为。大格局、大作为,才有人生的大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