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辈子,到底怎么过?还是没有个定论,几千年过去了,围绕着这个问题吵吵闹闹,喋喋不休的争吵,至今还是未能给出个整齐划一的答案。
有大部分的人顺应了大流,虽然大家都认为的并不一定就是对的,但当选择大多数人都在走的路,却能为自己省下很多麻烦,至少不用自己披荆斩棘开路,至少不用自己活成一支队伍,至少前途光明可见。
甚至在人实在多的时候,还可以机智的让身边的人架着走。
从古至今要想出人头地,青史留名,绕不开的一条路——读书。
那时候的人都悬梁刺股,十年寒窗,穷也罢,苦也罢,这是唯一一个光宗耀祖的机会,再苦再累都得忍着。
2.
万历十五年,徐宏祖出生了;
那时正值太平时期,内不乱,外无战,大家相安无事,平平静静过日子。
世道越是太平,家长就越抓学习这是条永恒不变的定律。
在大家都争分夺秒的苦逼的读书时,徐宏祖就厉害了,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玩,玩得也比较特别,不活泥巴,不玩沙子,竟只爱瞎晃悠,遇山就爬,遇河就下,体格不大,胆子却不小。
这也就算了,他还特别摒弃当时的科举制度,叫他去考试跟要他命一样,打死都不去。
这种情节放现在就是拒绝高考,这种人,在当时是要被拿家法伺候的,不打个屁股开花不算完的。
然而徐宏祖的父母见他这样竟然没有打他,还告诉他,爱玩就玩吧,这辈子做你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
不上学,不考试,非但不会挨板子,还受到肯定,世上居然有这等好事?
于是徐宏祖就此背上背包开始徒步旅游,中国最早期的驴友就这么诞生了。
要我说徐宏祖不懂事也就算了,他父母怎么也这般不懂事任由孩子瞎闹。
直到我看了他家谱才知道,原来徐宏祖有一个很牛逼的祖先,就是当年和唐伯虎一起上京赶考被说作弊的徐经。到手的状元说没就没了,举人也没保住,秀才也当不成了,直接剥夺考试资格,不得再入京赶考,这也就算了,还入狱了。
考试考出了阶下囚,你说他能不生气么。
徐经被放出来后就对这万恶的科举制度深恶痛绝,教育子孙与这万恶的制度决裂,谁爱考谁考,反正老子,老子的儿子,老子的孙子都不玩了。
3.
徐宏祖虽然家里没有人做官,但家里还是有点钱的,他想了很久,突然萌生出去走走的想法,一拍大腿,走,继续旅游去。
刚开始他旅游的范围只在江浙一带,比如紫金山、太湖、普陀山等,后来愈来愈起劲去了雁荡山、九华山、黄山、武夷山、庐山等。
这一见祖国大好河山,更是激发了徐宏祖心里的小猛兽,别人是一年出去旅游一次,他倒好,一出去就是一年。
他就这么穿着简朴的衣服,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独自一人前往名山大川,常年在外风餐露宿,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不怕吃苦,不怕挨饿,一出去就是一整年。
徐宏祖常年在外,一直以来他最牵挂的就是父母,圣人言:“父母在不游。”他父亲死得早,就剩母亲自己一人在家无人照料。
可徐宏祖的母亲却把他叫到身边跟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
于是他背上自己的行李包,再次走上了征途。
他二十岁离开家,没有政府支持,没有朋友帮助,独自一人,拿着跟树枝,一路爬山涉水,不一而足。二十年过去了,他去过四川、辽东、西北、大明王朝的十三个省他都走了一遍。
他爬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终南山、峨眉山、总之你听说的没听说的山他都爬了一遍。
此外,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金沙江、汉江、简单说你能想到的河流他都有游历过。
在游历的时候徐宏祖身上永远都带着纸和笔,他将自己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他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霞客,后来这本笔记被存了下来,整理发表出来那就是为后世所传颂的《徐霞客游记》。
4.
崇祯九年,徐宏祖已经五十岁了,可他还是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必须一睹自然的风采。
正当他在做攻略的时候有一个和尚找到了他,邀他一起去鸡足山。
这个和尚法号静闻,他十分虔诚,特别崇敬鸡足山迦叶寺的菩萨,还曾刺破自己的手指写就血书《法华经》。
鸡足山徐宏祖已经去过了,可见静闻如此虔诚,他打算陪他再走一趟,可能觉得自己去过有点经验,对那和尚有所帮助吧。
他们打算先从直隶出发,经过湖广,再到广西,经过四川,再到云贵。
可这次的旅程并不顺利,在经过湖广地带,他们遇到了强盗,在经过一番打斗之后,(我估计是有钱给钱,没钱挨顿揍。)静闻和尚受伤了,没能挨到广西就歇菜了。
剩下徐宏祖自己一个人,身上的盘缠已所剩无几,再走下去是挨不到鸡足山的。很多人都劝他回去吧,反正鸡足山去过了,反正静闻和尚已经圆寂,就没有去的必要了。
然而他说,我要继续去鸡足山,
当地人问:“为什么?”
徐宏祖:我答应过他,带他去鸡足山,这是我对他的承诺。
可是,他已经去世了。
我会带着他的骨灰去,答应他的事,我要帮他做到。
就这样,他一路挨饿,抗冻,把自己身上所有能典当的东西全部换成钱了,带着静闻翻阅广西十万大山到达四川,越过峨眉山,沿着岷江,到达甘孜松潘。
渡过金沙江、渡过澜沧江、经过丽江、经过西双版纳到达鸡足山。
就这样他把骨灰埋在了迦叶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5.
本来他已经完成任务了,可以回家了,可他好像上瘾了,这一次没有按照计划走,到达终点之后,他决定走哪算哪,于是向北踏上了新的征途。
他翻越了昆仑山、又行进半年进入藏区,游历几个月后他回家了。
可回去没多久,他就病了,他终还是没能再次出行。
在崇祯十四年,重病逝世,年五十四。
他留下的笔记有两百多万字,可惜只保留下来一小部分,编成《徐霞客游记》。
这一本著作详细记载了中国地理,水利、地貌、人文的情况,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著作,被翻译成几十国语言,流传世界各地。
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