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硬读《随园诗话》简诗
硬读《随园诗话》(253)

硬读《随园诗话》(253)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09:38 被阅读55次

卷七(三〇) 【原书卷七·六七】

用典一也,有宜近体者,有宜古体者,有近古体俱宜者,有近古体俱不宜者。用典如水中着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用僻典如请生客入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宋乔子旷好用僻书,人称“孤(狐)穴诗人”,当以为戒。或称予诗云:“专写性情,不得已而适逢典故;不分门户,乃无心而自合唐音。”虽有不及,不敢不勉。

乔子旷,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唐末在世。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狐穴诗人”。作品已佚。事迹见唐·冯贽撰《记事珠》。《诚斋杂记》有录。 有关乔子旷的记载,多数辞典,包括《辞源》亦称出自元·周达观《诚斋杂记》。此是错误。周达观实为元·林坤著《诚斋杂记》的序作者。

《诚斋杂记》:唐末有乔子旷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狐穴诗人”。《随园诗话》误刊为“孤穴诗人”。

狐穴,本义指狐狸洞穴。唐末有乔子旷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狐穴诗人”。后以“狐穴”喻僻典。清·孙枝蔚《题仙舟图次黄仙裳韵》:“工吟每耻搜狐穴,设酒偏思傍钓矶。”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对于用典一事,袁枚的态度十分鲜明,知典而少用,用熟少用生。用则有味无痕,如盐化水最佳。时下的问题是,读者的典故知识太少,而作者在发表作品时,一般又不注解(有些诗词群还对注解者冷嘲热讽,认为是侮辱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导致诗词创作中的用典水平越发下降。表面上是普及了诗词,扩大了读者群,而实质上是社会整体文化素养越来越低在诗词创作上的反映,最终将陷入恶性循环,把诗词拖入口水歌词的行列。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253)

    卷七(三〇) 【原书卷七·六七】用典一也,有宜近体者,有宜古体者,有近古体俱宜者,有近古体俱不宜者。用典如水中着盐...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 硬读《随园诗话》(6)

    三 《随园诗话》原文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25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cl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