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熊自留地从容小主文学院读书笔记更文800字点赞
读书笔记︱《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2):文化传承

读书笔记︱《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2):文化传承

作者: 星海月浅浅 | 来源:发表于2023-12-03 12:1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星海月浅原创

关于传统文化,我了解的不多。偶尔接触,感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时还有一种担忧。这种担忧,就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里面谈及的关于文化传承的问题。

在《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这本书里面,正在戒烟的李彦国躲在家里,正好王树梁找来,两人在家里聊起关于写作方面的事情。谈起写作,不由自主地也谈到王金庄的文化。

王金庄有700多年历史,要了解王金庄,还有知道明国寺和白玉顶。据说明国寺是明朝中期建造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被拆毁。这座跨越明清两代的寺庙,寺里剩下很多石碑,值得被研究。

事实上,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农业梯田系统,当地的老人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桥梁。

以前信息不发达,除了文人书写能够留下一些材料,各个地方大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把很多人类智慧的结晶流传下来。就如王金庄的梯田系统,梯田在,也需要当地人去耕种。耕种也不是随随便便能种的,适合种什么,怎么种,当地人最清楚。

可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一代人都开始走出大山,奔赴远方追寻更好的发展。很多原始和落后的村落,只剩下老人在坚守。当地的历史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如果无人重视,它们也会像物种一种,走向灭绝之路。

传统文化青黄不接的现象,各地都有发生。近些年来,各地也在倡导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我在南方曾参加过一个庙会,庙会展示很多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而这些纯手工艺作品,创作者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亟需一批有激情、有责任感的年轻人把传承的旗帜接上。

因此,李彦国和王树梁讨论,当地人应该搞一个定向培养计划,我是很赞成的。当地人耳濡目染之下,从小就具备当地的文化根基,学习起来更容易,将愿意学习的人定向培养,无疑能加大文化传承的力度。

最近我居住在一个小山村,当地人是后来迁居此地的,并没有特别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总有它特定的地理条件和风俗习惯。

我身边就有一个青年,对当地十分熟悉,我曾跟着他进山挖野菜、找药材,他能给我讲述很多当地的趣事和知识,山里的一草一木,任何知识点都信手拈来。除了网络上学习,更多东西都是老一辈口口相传的。

这些年,村里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年轻的都搬出去,只剩下一些老人。近年,村里的老人一个接一个去世,那位青年常感叹,每一个老人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去一个少一笔,等到我们这一代人也老去,这个村估计只剩下一幢幢破旧的老房子。话里话外,全是惋惜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化传承做出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大方向方面,我们小老百姓可能帮不上忙,力所能及之事,我们还是可以做点的,从身边开始,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让传统文化渗透生活,在合适的地方,遍地开花。我相信,那一天的中国社会,将越来越繁荣,越来越辉煌。

相关文章

  • 作品23: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作者/李彦国、从容小主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内容介绍 讲涉县必有王金庄,讲王金庄必有悠久的历史故事,在王金庄特...

  •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纲要

    家住在太行山深处王金庄的老农民李彦国,出生在贫穷的1960年。他头脑灵活却一辈子认真又实在。土地是他一辈子的情结。...

  •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开笔宣言

    阳澄湖有大闸蟹,天津也有大闸蟹呀。这些大闸蟹都被稻草绳梱住了,售出时,大闸蟹卖多少钱,稻草绳也卖多少。稻草绳笑了。...

  • 吃三道

    长篇纪实体小说《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的创作正在进行中。 小主老师要搞清什么是“吃三道”,我说让她一笔带过,她说不...

  • 王金庄李彦国

    我59岁,不小了。桂琴老师帮我下载了微信,我不知道智能手机是这么好的一个东西。 2017年4月20日,我发现了简书...

  • 梦想始于六里桥

    题记:河北太行山的乡村教师李彦国,让他的家乡王金庄活在了文字里。我也常常想起我的六里桥,我的失地! 一位高干子弟朋...

  • 特别推荐140丨红薯藤1,漫延山里山外

    早就知道李彦国老师《王金庄李彦国》、春天里百花香《雪梅微刊》这两个公众号出自美女陈林之手,依稀可以使人想见一位小姑...

  • 我们一家子(八口)

    爷爷:李彦国、60岁、教师,涉县西坡小学,退休,所学专业体育教育。 奶奶:王爱鱼、61岁、务农,涉县井店镇王金庄四...

  • 跌驴崖

    王金庄有个人叫李彦国,他是一个“打锅石”,打锅石也叫“砸锅锤”,不论“石”还是“锤”,都是把锅砸坏不能做饭了。 2...

  • 收藏:苏州作家蒋坤元今日发文《读山里老师李彦国》

    【今日收藏】《读山里老师李彦国》 王金庄有句话叫“不适夸”。我就是典型的“不适夸”。有人说个好,浑身细胞活跃起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2):文化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i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