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说“可胜者,攻也;不可胜者,守也”,强者主攻、弱者主守,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明知无法取胜非要主动发起进攻,这是不明智的做法。然而,诸葛亮主持蜀汉朝政后5次北伐曹魏,他的继任者姜维更11次北伐,而在此期间曹魏主动向蜀汉发起的进攻只有3次。弱小的蜀汉在强敌曹魏面前反而频频发起主动挑战,似乎违背了战争的基本法则。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不少揣测,最流行的一个观点,是诸葛亮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才主动示强的,刘备托孤时后主刘禅尚未成年,但几年后刘禅就年满20岁了,诸葛亮为了不还政于后主,所以故意发动北伐,但这种看法是狭隘的,它不符合诸葛亮一生所展示出的高尚政治品格。
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诸葛亮对刘备十分敬重。刘备比诸葛亮大了20岁,算是两辈人,但刘备临终前一再叮咛儿子们与诸葛亮是不君臣关系,而是“共事”关系,让他们像父亲那样对待诸葛亮。刘备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所上的《出师表》只有600多字,却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这种真挚感情不是能伪装出来的。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明知不可为而为”呢?一个原因与蜀汉的立国基础有关。后人称刘备建立的政权为“蜀汉”,但在当时却不是这样叫的,当时就称为“汉”,与西汉、东汉没有区别,刘备以汉室继承者自居,其国策是“兴复汉室,还与旧都”,坚持的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如果始终偏居于西南,既有违于立国基础,也无法向臣民交代,所以必须兴兵北伐。
还有一个原因,与孙刘联盟有关。刘备死后孙刘联盟重新得到修复,达到一个新高度,双方的联盟不是一种形式,而有具体协定和联动机制,双方签订的《绝盟好议》规定:“汉国和吴国将戮力同心,同讨魏贼,救危恤难,共同分担灾祸,共同分享胜利,绝对没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汉国,吴国讨伐它;如果有人危害吴国,汉国讨伐它。”当孙权出兵曹魏时诸葛亮也从西线予以配合,最典型的就是陈仓之战,其实就是为了配合孙权的合肥之战。
但以上两条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不得已情况下偏安也就偏安了,孙权那边实在帮不上手的话也只能那样了,想苟且,只专心防守其实是没有什么的。但是,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它让蜀汉的有识之士们觉得想“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做不到的,必须北伐。
这一点,诸葛亮自己其实曾明确地阐述过,它记录在《后出师表》里:“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里说得很明确,也想“不伐贼”,但那样做“王业亦亡”,我们没得选择。
对蜀汉与曹魏实力的对比,诸葛亮其实有清醒认识,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还说:“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是从人才、谋略的角度说的,从综合国力进行对比的话,主持蜀汉朝政的丞相诸葛亮当然更清楚了。但诸葛亮认为,如果消极防御,与对手同时进行“休养生息”,双方的差距将越拉越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王业亦亡”一条路。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采取“以攻代守”的战略可以谋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诸葛亮五次主动向曹魏用兵,贯彻的都是这种战略思想,这与他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毫无关系。《孙子兵法》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完全符合《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从实际效果看这一战略思想也基本是成功的。
或许有人说,诸葛亮五伐中原均未果,怎么能算成功呢?固然,诸葛亮五次北伐,最终没有消灭曹魏,甚至连曹魏西部重镇长安都没能攻下,从魏蜀决战的角度看北伐确实算不上成功。但是,从当时双方实力对比的角度看,蜀汉在弱小的情况下不示弱,打得积极主动,让对手无法发起主动进攻,已经实现了“以攻代守”的目标,确保了蜀汉的安全。从具体战例看,除第一次北伐中街亭大败、损失较大外,其余各场战事并没有太大损失,反而攻占了曹魏的阴平、武都等地,在防守反击中击杀了曹魏的张郃、王双等名将,长了蜀军的士气,从精神上打击了对手。
诸葛亮北伐还锻炼了队伍,在实际作战中姜维、王平、吴壹、廖化、张嶷等人得到了成长,他们成为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而由于诸葛亮坚持发起主动进攻,对曹魏也产生了巨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其内部发生了斗争,曹休之死、张郃之死以及后来司马氏与曹氏之间的矛盾冲突都与诸葛亮北伐有着关联。诸葛亮北伐还进一步坚定了孙刘联盟,牢牢抓住了孙权,让他站在自己的一边。敌消我涨,所有这些都改善着蜀汉的战略处境。
说诸葛亮“以攻代守”的战略是成功的,有两个例子可以反衬这种成功。一个例子是张鲁,他割据汉中,埋头发展生产,通过实施政教合一的体制,内部管理也不错。但张鲁实行的消极防御战略,把秦岭里的栈道一烧,想过“与世隔绝”的日子,然而曹操的大军一来马上就兵败如山倒了。
另一个例子是蜀汉后期的汉中防卫战。诸葛亮在世时坚持主动进攻,战事基本发生在蜀汉境外,蜀汉后期改变了这样的战略方针,采取“敛兵聚谷”的方法,集中优势兵力防守汉中的若干重要城池,想把敌人放进来打。这种做法不能说没有一点儿道理,但敌太强、我太弱,一旦出了问题就没有任何翻盘余地了,这就造成了曹魏最后一次兵进汉中时,没有太费波折就将其攻下。
事实证明,诸葛亮“以攻代守”的战略确实是明智的,也是成功的。诸葛亮强调进攻,并不是喜欢冒险,诸葛亮恰恰最反对冒险,他不接受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就是不愿意冒险。弱小的一方发动主动进攻,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不能冒险,因为输不起。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把握战机,在最恰当的时候出击,同时充分利用盟友的力量助自己一臂之力。当战事不利时,还要不恋战,该撤退时毫不犹豫。上面这条,诸葛亮在五次北伐中其实都做到了。
既然诸葛亮北伐战略是正确的,那他为什么没能像刘邦、韩信那样取得成功呢?当年刘邦、韩信仅占据汉中,还没有蜀地作为大后方,兵出陈仓,只一次“北伐”就解决了问题,是不是说明诸葛亮的才能远逊于刘邦、韩信呢?其实不能这样看,诸葛亮五伐中原无果,刘邦、韩信“一伐即中”,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之间能力孰高孰低,而是对手的不同。
诸葛亮面对的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对手,这个对手在北方深耕多年,战略纵深广大,综合实力超强,而且无时无刻不在紧盯着这边的一举一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根本用不上,双方的决战只能在正面战场,这样以来,对手只要不犯错,那就很难取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