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第一本身心灵书籍

作者: 子迪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23:48 被阅读0次

这个话题看起来有点难,因为我从未认真完整地读完过任何一本以身心灵方面成长为主旨的书(《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共读,但是未读完)。我只记得大学时代以来,好几次出于好奇翻阅过胡因梦老师翻译的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但每次都由于感觉艰涩或者机缘未到的缘故而选择放下。除此以外,都只是文章和片段式,未有深入系统阅读。

如果要说有涉及和相关,带领我向内,我想大概还是有几类的。

第一类是梭罗和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著作。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时刻一次次摩挲诵读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写下的那些词句,在寒冷冬日的图书馆书架下,在岳麓山山腰密林的晨光熹微、呵气成云里,在物欲化狂潮的喧嚣和疲惫的工作之余…我买梭罗这本书的多个版本,包括《远行》、《荒野孤舟》、《野果》等他的其他能找到的已有的翻译出来的作品。嗯,后来的尝试学习应用《自然笔记》大概也是受此影响。阅读已故的拍摄阿拉斯加的摄影师星野道夫的作品《北极光》、《在漫长的旅途中》也属此类。那是一次次激荡心灵深处、令我心驰神往的“精神原乡”吧。你听,荒野在呼唤呢。

第二类是明代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还有曾国藩、王阳明们,以及接触的部分佛学典籍。在亲密关系破裂幻灭后的至暗时刻,我如饮甘露、谨诚谨恐地一日一日品读先贤的良言,在认识改恶迁善和积累福德的法门指引后,悟以往之不是,觉今是而昨非,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那时候我常想,这些教引我日常实修去体会的苦口良言,真的如同熨帖滋补脾胃的一顿顿粥食,我至今仍感念这些告诉我以中人之资普通人也可以改运,在繁杂喧嚣的纷纷尘氛里,我也可以这样持守自己,修习自己,超越自己。

第三类是诸如《斯通纳》、《德米安》这样伟大的小说。一个普通人从出生到最后盖棺入土,斯通纳是如何经验他充满失败、遗憾、寂寥的再也平庸不过的一生。在这样极少数的几次火焰亮烈的时刻,他遇到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救恩和转折,遇到短短的一生之爱,遇到转瞬即逝的学院职业生命的春天,然后被庸常的、冷硬的、必须坚忍的以责任和社会准则重重架构的生活道路的浪潮所吞没。他从未有坚持到底的反抗和破裂而出,愈到晚境,愈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放下了怨恨。几个小时的阅读我好几次泪水盈眶,我知道,虽然路径或有不同,但这也许就是大多数人需要面对的生活真相和必经之路。

第四类是阿尔贝·加缪的手记这类保持对生活审美反思的哲化作品。生活的荒谬和存在的焦虑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摸索找出一条困境中的出路,每个人都无可推诿自己生命的重责。阿尔贝·加缪写生活,写自己旅行见闻、读书笔记、灵光片段和思维雏形,只不过,与我们不同的是,他始终坚持真实地面对和表达自己。他有一支人道主义和清晰觉知的笔,兼备哲人和文人禀赋,具足劳作精神。他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不为任何外在的眼光或为满足自身虚荣而书写,一生只为完成对自我的期许:抵达自由。他曾说“我一定会努力将这场和自己的面对面一直延续到底,让它照见我在今生今世中的每一张脸,即使必须付出难以负担的寂寞代价亦在所不惜。不要退让:这一语已然道尽。不要妥协,不要背叛。”在某种意义上,我已将他视作我人生旅途的一位重要的精神导师,虽然我仍觉距离他遥远。

但这些在严格意义上都不属于我读的第一本身心灵书籍。它们是克里希那穆提,是杰克康菲尔德,是肯恩维尔伯,是托马斯希伯尔,是胡因梦……是突破了宗教和学科设限、打破了单纯的自我实现维度、直追生命本质的、更宽广层次上的内外之间的永不止息的整合,是帮助个体达成自我生命相融、合一、完全临在的、心灵自由的一次次体认和实修之旅。

我的第一本身心灵书籍仍未读完,但我知道,我已站立其中,经验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的第一本身心灵书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qs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