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历史有意思
第一回 张士诚贩盐起义 苏氏女虎口余生

第一回 张士诚贩盐起义 苏氏女虎口余生

作者: 苏文纨316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18:41 被阅读0次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言履险若平地也。

    元至正十二年,朝廷横征暴敛,民怨沸腾,中原各地义军四起,所到之处官府尽皆倒戈,百姓无不爱戴,致朝野上下一片震动,一时竟难以招架。及至顺帝十二年,中原已半入义军之手。

    淮南泰州有一盐贩,名张九四,其与众盐民不堪重税,欲倾家资招募乡勇,起兵反元。初起事时,城中有一盐警,名唤邱义,乃朝廷命官,督盐民、缉私盐,常克扣工钱,公然受贿,欺行霸市,为害乡邻。盐民不堪重负,终于推张九四为首,共十八人,于白驹亭北极殿歃血为盟,商定今夜起事。一行人夜黑时摸进邱义家中,以挑盐扁担击之,杀邱义后,又将房屋尽数烧毁。

    起事盐民中有一人,名李伯升。于火光之中见一女子奋力扑火,欲择路求生,然火势太大,且其衣角已为火引燃。伯升欲救之,张九四劝道:“我等灭邱义满门,今又救其家人,待其日后找我等寻仇乎?”伯升听言便作罢了。待离开时,屋内女子哭喊道:“阿哥,救我出去!火烧得我疼!救我!”伯升听罢不顾劝阻,返回院内。以扁担击窗,屋内女子见窗已破,纵身跃进伯升怀里,将其扑倒在地,遂获救。伯升忙解外衣,使襦击之,灭其衣角火焰,而后带其离了邱义家。

    次日,张九四问李伯升:“邱家火场所救女子,现在何处?”伯升答:“现暂住我家,被我锁在屋内呢。自昨日救其出来,问身份名字年纪,均一言不发,我料是吓得惊魂未定吧。”九四问:“莫非是邱义之女?”伯升答:“不像。邱义歪脸络腮胡,岂能生出这等貌美的女子?也非其妻,我几往其家纳税,亦识其妻,独不曾见此女,料是抢了哪家民女吧。”九四说道:“尔自行定夺便是,毋因一女子,误了我等大事。”

    李伯升救下之女,本是蒙古蔑儿乞氏,中书左丞相伯颜之庶女苏日娜,汉名苏允,年十八岁。乃伯颜访江浙行省时,与一汉人女子所生,后被遗弃,为泰州一商户王贾所收养。贾见苏允随身所带香牌乃知其为伯颜之女,至今十余年矣。贾只称其养女为蒙人所生,不敢直言其父身份。

    苏允终是蒙古女子,身长近六尺,英姿飒爽;明眸皓齿,丹唇外朗。允自幼随养父从商,饱读诗书,也善骑射,常着男子装束,披散头发,方知其是一俊俏女子,王贾对其宠爱甚于嫡女。贾之嫡女王婉,生得闭月羞花之容,颇有才学,为人恪守礼仪纲常,为江南女子之典型。婉幼时妒苏允之才貌,设计诬陷,告其父:“允妹踢倒我所种海棠树苗。”至夜,贾乃唤苏允,问:“婉儿所种海棠你可曾踢倒?”允思索片刻,答:“是。”王婉惊愕不已,允道:“姊姊那日种下海棠,我问其花语,乃‘游子思乡,离愁别绪’,今爹与姊姊欲往濠州经商,女儿不愿爹与姊姊思乡过甚,便自作主张,踢断海棠,还未及告知。”后其父自知偏疼苏允,于王婉有愧,乃一视同仁。是夜,苏允往婉屋内,说道:“姊姊,我来给你赔罪的。”王婉脸蛋泛红,自知理亏,但也不便挑明:“允妹踢的有理,我不怪罪你,回房休息吧。”苏允道:“那不行,按说该是哪只脚踢断的,就打哪只。”王婉不解,问其是何意,不答,遂道:“那既如此,允妹是哪只脚踢断我海棠花的?”苏允满脸堆笑,跃上婉床,甩掉右脚所穿麂皮靴,竟钻出一只白净圆润的脚来。允道:“姊姊罚就是了,便是此脚折尔海棠花。”说罢还上下摇动,似在招呼王婉。虽为姊妹,然婉未尝细察其足。到底是蒙古女子,允幼时其足便半尺有余,观其皮肤,紧致饱满,脚趾匀称。脚掌、足跟肉感十足,皆异于中原女子之纤细,美妙天成。王婉正入神,心想:“既是我污蔑她,又何来讨罚?”,遂无意动手。允见其不解,猛得把手伸进王婉腋下一通捣鼓,“哎呦!你干嘛!哎嘿嘿嘿嘿~允妹~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啊你,原来是此等儿戏!看我不痒痒死你!”王婉忍着痒,对其足底乱抓一通,允之敏感较王婉更甚,遂娇笑连连:“呀哈哈哈哈哈哈~姊姊好厉害~哈哈哈哈~妹妹哈哈哈可舒服咯~呀呵呵呵~”苏允又惧又想,便克制自己,任凭王婉搔痒脚底,只左右摇摆,或以脚趾挟住王婉指尖,手亦伸进其身体,王婉亦是痒得尖叫连连,如此你来我往。二人翻云覆雨,搔痒到气喘吁吁,亦难分伯仲。大战一刻后,两人皆筋疲力竭,再搔不动了,依偎着躺下便睡。四只玉足皆已被失其屏障,一只白袜竟落在苏允面门,不知是无力抬手或是乐在其中。大小两双足底均白里透红,也是‘痒战’之结果。自此姊妹和睦,每得闲时,总要有一人被捆上长凳供对方细细搔痒一番,后定每三日一搔,至今苏允十八岁也不曾稍逾约。

    李伯升至家,又问苏允,允精神稍有缓和,遂告之其乃王贾之养女,伯升又问其父因何引杀身之祸,及其因何为邱义囚于家中。

    原来苏允尝与养父往返濠州经商,收购泰州草料布匹,再贩与濠州百姓。商队行至濠州城郊时,常见一众女子于溪畔浣洗衣物,所洗皆为男子服饰,且数目繁多。后知其多为城中郭子兴之义军家眷,其中不乏主动请缨者,皆为百姓之女。

    众女常于溪畔濯足,嬉戏打闹,若哪个不慎遭人擒拿,则要被众人挟住,不得动弹,再由三四人为其搔痒。自此城外溪畔之嬉戏追逐,嗔笑讨饶声络绎不绝。为首之女子常为众人所挟,此女生亦得一双天足,又怕痒至极,每每看得苏允面红耳赤,心不由主,至濠州每得闲时便骑马往郊外去,欲亲至溪畔搔一搔众女子的痒痒。

    苏允尝谏其父曰:“今元廷腐败,横征暴敛,百姓赋税之繁重,亘古未有。我观郭子兴爱民如子,带兵有方,濠州百姓无不称赞,他日或为一方雄主。父亲若以家财资助其粮草军械,讨回一官半职,有朝一日兵、商、政皆有涉猎之时,我泰州王氏或成名门望族。”

    王贾答道:“允儿果然伶俐,方才所言正合我意。郭子兴之仁德我早有耳闻,然其乃义军主帅,我等不过一商贩之辈,岂敢高攀,只得待时而动。”

    允笑道:“圣人不能为时,然时至亦不可失也。”

    贾问:“莫非允儿有何法,使郭子兴见我?”

    答曰:“前日,我往濠州城郊游涉,见那一众浣衣之女子,便上前询问。为首者乃郭子兴之义女马氏,名唤秀英,与我年纪相仿,我俩相谈甚欢,若使她说其父...”

     “啊!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王贾乃遣苏允即往秀英处。次日,贾即于城中求见郭子兴,说资军之事,子兴大喜,封贾义军百户。

    王贾之商队中有一下人,待回泰州时,将其资助义军之事往告邱义。邱义乃元廷命官,却未上告州府,因其垂涎王贾家中二女,以告官为柄,欲将王婉及苏允纳为妾。贾不从,邱义便集结家丁,持械拿人,将其一家老小尽数捉去,一家丁拼死救出王婉,往江西老家逃命去了。贾誓死不从,遂为邱义所杀,后携其首及私通叛军之证往告州府请赏,苏允遂被囚于邱义家中。

    李伯升惊道:“汝父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真乃丈夫也!那邱义刁滑奸诈,且荒淫无度,他可曾羞辱你?”

    苏允答道:“不曾。昨日恰是邱义告官返家之日,我熟睡时闻四处火起方才醒来,幸得尔等灭了邱义,替我报养父之仇,又救我性命,苏允无以为报...”允说罢忙向伯升行跪拜之礼,伯升不受,答道:“今邱义已死,尔便归家去罢,不知家业可还尚存?”答曰:“尚有一商铺及布匹粮食等,但我父乃义军百户,此时返家,官府岂不拿我?”伯升答:“即如此,我便不瞒你,我与张九四等十几人,倾尽家资,募得死士八十余人,欲于今夜取泰州衙门,自立州府,届时城内百姓再不受元廷之羁绊了!”允大惊:“既如此,我家中尚有精钢铠甲,各式兵器三十余副藏于地下,本欲运往濠州郭子兴大营,今你等起事,可速取来!”

    伯升大喜,乃告张九四,其遂命人速往苏允家中寻找。掘地二尺有余,果见一棉布包裹之物,继而院中之甲胄兵器三十余副,尽皆出土。甲胄皆乃精钢所锻链甲,刀剑难以伤其分毫;枪戟斧钺寒光直射,锋芒逼人。得了甲兵,九四午时率众直奔泰州衙门府邸,砍杀守卫及官员,各官员家中亦遣人清理。城内驻守二百元兵,所住之处为一大院,九四命人趁元兵熟睡时放火烧其房屋,再令五名带甲死士,于门口看守,斩杀出逃者。四处城门之上,各遣六人,一人戴甲先登,后面跟上,见人便杀。不出一个时辰,泰州一城之地已尽归于张九四之手,得城后即令开仓放粮,废苛政,免重税,百姓皆念其恩。后人有诗赞曰:“掺舟运盐张九四,白驹亭场树贼帜。一十八担除盐警,九九死士改元制。”

    得城后数日,有一贤士来访,以更名说张九四。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剧情速通: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3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盛行。淮南泰州有一个私盐贩子,叫张九四,在官府重压下决定起义造反,召集十八人夜间出发,闯进当地盐警邱义家中,用扁担将其杀死,再烧毁房屋。其中有一个叫李伯升的小伙子,临走之际,看见屋里一个姑娘被大火困住,于是返回把她救下。

    李伯升救出来的姑娘名字叫苏允,生父是蒙古人,元朝前丞相伯颜(丞相是皇帝之下最大的官)。苏允出生后被遗弃在泰州,后来被商人王贾收养,至今已经十八岁了。苏允两个月前和养父一起去濠州经商,王贾想要入股濠州起义军,于是苏允通过TK结识了濠州起义军元帅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再通过马秀英引荐,王贾成功入股军队,被郭子兴封为百户。

    王贾和苏允返回泰州后,被一个家丁出卖,家丁把王家投资起义军的事告诉了朝廷公务员邱义,于是邱义威胁王贾把大女儿王婉和养女苏允一起嫁到他家,王贾宁死不屈,被邱义杀了全家,王婉逃走,苏允也被囚禁到他家里。

    恰逢当晚张士诚一伙人冲进邱义家,杀了所有人,又烧了房子,苏允刚好被救下。后来得知张士诚招募了近一百个勇士,想要夺取泰州自立,于是苏允献出家里私藏的盔甲和兵器,这些装备本来想要送往郭子兴的军队里,现在泰州起义在即,于是就送给了张士诚等人。得了盔甲和兵器,张士诚如虎添翼,不到一夜的时间,就清除了元朝廷在泰州的全部势力,夺取了城池。

相关文章

  • 《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

    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 张士诚是贩盐的,家底比较厚,他在泰州起义,连续攻占泰州,兴化之后,在高邮建都,国号大周。...

  • 《明朝那些事儿》手抄版(18)

    先来说一下朱元璋的新邻居之一:张士诚。 张士诚是个贩盐商,贩的是私盐,是违法的,所以说他是个不怕死的人,怕死就不会...

  • [碎语杂记]私盐贩子张士诚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同志革命历程中,元朝以外的两大对手,一是陈友谅,二是张士诚。 张士诚同志是个私盐贩子。 私盐贩...

  • 《明朝那些事》5

    建立明朝 在战胜了陈友谅以后,朱元璋的对手已寥寥无几,站在他面前的只有张士诚,元朝了。 一 张士诚在起义之初还是个...

  • 七里山塘传说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后,中原群雄纷起。一个叫张士诚的私盐贩子也聚集了十八人占山为王了。由于张士诚的部下以私盐贩子和...

  • 浅看张士诚

    张士诚本是江苏泰州一名盐贩子,兄弟四人都以撑船运盐谋生。张士诚为人豪爽仗义,每当乡亲遇到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伸出...

  • 明朝那些事儿 | 大战盐贩子张士诚!

    在解决了陈友谅的问题之后,就该收拾张士诚这个盐贩子了。 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为了跟张士诚的吴区分开来...

  • 陈友谅:被灭还是自灭?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一) 朱元璋打天下到了决胜阶段,还剩下两个强敌——盐贩子张士诚和腹黑的将领陈友谅。他对张士诚...

  • 读书笔记 朱重八的传奇人生(三)

    在元政府的压迫下,起义的可不单单只有朱元璋一个,在这些起义军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两个厉害的角色。 张士诚和陈友谅。 ...

  • 指挥有方的朱元璋灭张士诚之战

    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在泰州(今属江苏)起义后,建国大周。十六年,自高邮(今属江苏)迁都平江(�今苏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回 张士诚贩盐起义 苏氏女虎口余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vs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