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人们很喜欢用“历史的审判”来比喻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当然人们也喜欢去“审判历史”,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会被进行定论,所谓“盖棺论定”是也。虽然基本的是非曲直是一定的,但这并不能作为回望历史的全部,真实的历史必然是复杂的。如何认识历史并不是一个十分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一些已经有了定论的历史问题上,但如果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史料搜集和考据,用更加广阔的眼光去审视当时的各个侧面,也许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另外的风景。
正是在这种重新回望和全景考据的基础上,《伦敦雾》这本讲述一个地区雾霾的作品迸发了史学的光彩。作者克里斯蒂娜•科顿实际上在不自觉中完成了一种史学观的升华,副标题虽然是“一部演变史”,然而更确切地讲,这是一本关于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中叶“伦敦雾”的“复调历史”。科顿在书中不但严谨地梳理了“伦敦雾”的由来和演变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她描述了“伦敦雾”的不同侧面,“伦敦雾”的“美丽”和危险,以及其对文化和人们认知的持久影响。这种影响早已超越了所谓“天气”的范畴,“伦敦雾”改变了城市生活,模糊了道德和社会边界,“伦敦雾”甚至成了艺术家的“礼物”,出现在狄更斯、亨利•詹姆斯等作家的著作中,以及莫奈和惠斯勒等画家的画作中。
1922年,浓雾中的伦敦熟悉音乐的朋友对于“复调”一定不陌生,虽然与“主调音乐”相似,都是多声部音乐的形式,但“复调音乐”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绝对的主导旋律,出现了两段或两段以上各自独立的旋律,在基本音乐统一性前提下,通过艺术加工结合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复调”思维延伸至文学,产生了我们熟悉的复调小说,人类艺术王国的疆域得以扩张,也得到了更为丰富的艺术体验。这种体验在历史领域有着更多的意义,在“伦敦雾”作为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恶果的历史定论下,科顿这种多维的历史展示无疑是十分可贵的,而“复调历史”也是近代史学观的重要进步之一——在坚持是非底线的前提下,人们看待历史的视角变得更加多元和客观。
有意思的是,就《伦敦雾》和作者科顿来说,这种“复调式”的突破带有着一定的偶然性,也许这反而更符合历史自身的性格——某种必然总是孕育在无数的偶然之中。科顿在致谢中坦言,作为剑桥狄更斯学会创始人的她原本只是想写一部关于狄更斯和伦敦雾的书,结果渐渐就扩充为我们看到的这本“更加广泛而综合的”伦敦雾演变史了。这实际上也反证了历史的“复调性”其实一直存在,这并非某位研究者的一时兴起,而是某种规律的必然。虽然对“伦敦雾”的历史定论不会因此而改变,但就像复调音乐在不破坏音乐整体性的前提下,让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一样,科顿这种对与“伦敦雾”相关的科技、环境、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深入发掘,无疑会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更加深刻的历史认知。
在世界大多数地方,雾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带有微小水滴的空气的聚集。当然,这种自然现象和地理有着极大的关系,被低矮的群山夹道护送的整个泰晤士河流域,总是浸润在潮气和水雾中,伦敦从未有过特别干净的空气。而真正让“伦敦雾”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历史话题的还是人类的活动,其实早在中世纪和都铎王朝期间,人们就开始已经抱怨伦敦的空气质量了。污染一方面来自木柴燃烧,特别是用于提取石灰,另一方面来自从纽卡斯尔船运至伦敦的海煤,它被广泛用于家庭生活和工商业。从工业革命早期的19世纪30年代开始,熟悉的模式开启了,城市快速扩张,家用煤火使用量成倍增加,工厂烟囱和车间机器向大气排放了有毒气体,煤火与烟尘混合,构成了浓烟。这种情况在19世纪80年代达到了顶峰,可怕的天气在冬季屡屡造访,而到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最终成为20世纪全球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之一,历史也最终对“伦敦雾”进行了定论。
1952年12月,伦敦有意思的是,有时历史的定论并不能阻挡身在历史中的人们将其进行各种演绎。说到底,这种演绎实际上还是一种环境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人从物化的角度改变了环境,而环境则从幻化的角度改造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这种改造在“伦敦雾”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而且科顿原本也是设想写一部关于狄更斯和伦敦雾的书,虽然此书后续的写作完全出乎了科顿的意料,但浓厚的人文气息仍然成为此书最大的亮点。历史对“伦敦雾”的描述是极为精准的,“那种厚重、发黄、包裹一切的雾”就像是“豌豆汤”,这种表象特质极易让人产生惆怅、压抑和恐惧,因为雾是光的对立物,仿佛一种能动的神秘要杀死晴朗和光明,由此极易产生一种文学的隐喻感。
1936年,伦敦市中心的夜晚毫无疑问,狄更斯是运用“伦敦雾”文学隐喻性的首创者之一,他率先将“伦敦雾”作为隐喻工具,用来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将大众对“伦敦雾”的感性认识升华再造,最后付诸笔端。在“狄更斯式的阴郁”一章,科顿深厚的文学研究功底展露无遗,从文学批评角度看,这一章堪称狄更斯研究的一篇漂亮的专业论文。科顿的高明在于指出了狄更斯在“伦敦雾”文学隐喻性的各种形式:在1841年出版的《老古玩店》中,显然狄更斯还仅仅是用最基本的文学隐喻手法进行联系,即用雾和烟将大反派奎尔普典型化——让这位反派人物总是与各种人为的烟有关;而在两年后的《马丁•翟述伟》时,“伦敦雾”则开始承担起伦敦及其居民迷惘的象征意义;直到《荒凉山庄》的出现,“伦敦雾”的这种隐喻性终于迈向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性,雾不但成了伦敦及其社会建制的能指,更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形象特征和文化符号。
而这也是复调对于历史最大的魅力所在,也许基本的定论是早已存在的,但多维的展示让历史定论背后的时代更加鲜活。这就仿佛复调电影给我们的万花筒似的惊艳,比如在《巴黎,我爱你》中有着20名著名导演、50位影星、18个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各种关于巴黎的元素一起迸发,思想、宗教、神话、同性之爱等,不同风格的音乐、明暗变换的色调、构思迥异的构图、张弛有度的节奏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全景巴黎。《伦敦雾》也是如此,科顿在文化影响之外,关注的维度是很广的,既有医学方面关于“伦敦雾”对于大众健康的损害考据,又有在与雾霾斗争过程中,相关科技不断进步的例证,甚至用“危险中的女人”一章专门讨论“伦敦雾”对于女性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威胁,比如“开膛手杰克”在雾气缭绕的潮湿的伦敦东区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
值得一提的是,“伦敦雾”之所以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符号,也是因为其历史复调的“声部”足够多,而且足够震撼。当“伦敦雾”最终从文人的感慨和民众的抱怨中走出,走入更加广阔的政治和社会空间中,其对历史的影响力实现了某种质的飞跃。一般情况下,天气可能会影响某个历史事件,让历史充满着戏剧化的偶然,比如我们熟悉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类的臆想,但像“伦敦雾”这种天气直接成为历史推手的情况确实是不多见的。当1952年12月4日,“伦敦雾”一如既往降临的时候,人们不会意识到历史的定论终将在此盖棺。那场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永远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如果之前百年关于“伦敦雾”的争议和忍受是某种量的积累的话,那么1952年便开启了质的转变——“伦敦雾”不再成为单纯的环境事件,政治角逐和民众觉醒的意味更加浓郁,《清洁空气法》也终于获得通过,成为正式的法律。
1950年代,泰晤士河 今天的泰晤士河如果一定要找出《伦敦雾》的白璧微瑕,那么就是虽然全书是以“一部演变史”为副题概括文本的内容,但从内容和材料组织角度看,科顿对于“伦敦雾”的复调历史在文学方面的“声部”是有些过于偏重了。这里有“伦敦雾”特有的文化隐喻性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科顿作为文学史研究专家的专业习惯的因素。比如在《伦敦雾》中对狄更斯、阿瑟•梅琴、罗伯特•巴尔等一大批作家作品的解读过于详细,完全是按照文学批评的风格完成写作。而这与“史”是有一定距离和差异的,很大程度上会冲淡这本优秀的“伦敦雾”复调历史读物的文本属性,让人感到某种偏离和无力。
但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的是,科顿对“伦敦雾”的“复调式”的考据和记录是极为成功的,她不但令人们对“伦敦雾”有了一个全景的了解,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复调历史”的魅力所在:那些“定论”的背后并非是机械的和单一的历史词条,而是当时人们鲜活的感受和真实的生活。所以,科顿的这种文学性对历史性的冲淡也要进行两面地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其实正是科顿对“伦敦雾”文化层面的深入解读,才让人们对“伦敦雾”对时人心理和精神的影响的演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因为“伦敦雾”在文化上的符号化和在文学上的隐喻化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对其细致入微的描述和使用正是这种渐进的鲜活的例证。
然而,历史可以被定论,但却永远不会被终结。“伦敦雾”自身走过了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的漫长的一个半世纪,如今“伦敦雾”已经被“杀死”,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伦敦雾”已经得到了“扩散”,比如我们的“中国霾”。近年来,雾霾成为中国最让民众揪心的环境问题之一,虽然“中国霾”也一样被“定论”了性质,但其背后的复调和当年的“伦敦雾”何其相似:雾霾引发了各种连锁反应,它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法律、企业利益、百姓生活、文学作品、社会心态、文化性格等各个方面,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无法逃脱。
2016年11月18日,帝都雾霾傍晚再次加重,造成交通严重拥堵。认识历史定论背后的“复调”最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人们将由此产生公正而独立的思索。比如我们读过科顿的《伦敦雾》后,在面对“中国霾”的时候,我们会首先承认“历史定论”,即这是个非常负面的环境问题,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升级滞后的油品、城市建设中的大量扬尘以及汽车尾气等都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进行一番历史的比对,“伦敦雾”之所以长寿除了立法的延迟、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工业家的利益及其政治代表的立场,如此可以想见“中国霾”的很多相似的困惑和无奈,从而对所谓“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报以嗤笑。希望百年之后,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不会出现一本如《伦敦雾》一样的《中国霾》,但是,谁又能说得准呢?
去年网上非常有名的一张照片,11月4日清晨,帝都47路公交车上,一名戴着便携空气净化装置小学生正在车窗的哈气上作画,她画的是自己向往的户外体育活动……—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