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暖石同学琳丹,在带孩子、全职工作的状态下还能抽出时间学习暖石,我们今天来看看这位“女超人”的高招:
前两天暖石小金牛老师问我:“我就是看你在职的情况还学到又快又好,想请教一下你的经验,学习方法之类的。”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我没时间啊。”
是的,就因为我没有时间,所以才学得又快又好。
我没有开玩笑。
应邀小金牛老师,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学习心得吧。
50S简短自我介绍:
米粿(当然是网名啦),坐标广东,到了一个可以靠颜值吃饭但是必须靠才华吃饭的年纪,曾经的农学硕士,现在的制造业中层管理,未来的互联网运营大虾,+ 一个3岁熊娃的娘亲。
一段方法论之前都有一段心态说。
小金牛老师说她很烦恼,因为老是要督促一些偷懒的同学学习。而我的状态是要不时督促我去休息。
源于内心强烈紧迫感在作祟。
也曾“游戏人间”了一段时间,我那时候宣扬的人生梦想是“吃喝玩乐”。
下班想着去哪里吃饭逛街看电影,周末寻思着带闺女去踏青玩耍,还没到长假就盘算着去哪里旅行。
但是,在某一天和朋友谈起过往,说起现在。你猛然发现,那个一起插科打诨的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那个一起嬉笑怒骂的人已经买了两套房。
而你,你的优越感又从何而来?
内心取而代之是升起一丝羞耻感。
没有一段拼尽全力的时光,你又有什么资格诗和远方。
让人悔恨的从来不是失败,而是从来没有尝试和努力。
所以,让自己满怀斗志吧!
下面说说学习心得:
1. 分清主次,拒绝“完美主义”
《与时间有约:全方位资源管理》一书中有一个“大石头理论”。
“大石头理论”认为,想把更多大石头、小石头、细沙放进桶里,应该先放大石头,再放小石头,最后放细沙。
你要清楚自己现阶段的“大石头”是哪些?把最大精力放在“大石头”上。比如:工作+学运营+带娃+健康,必须保障“大石头”的前提下再考虑其他事情。
拒绝“完美主义”,不能够在“小石头”上花费“大石头”的时间。你要很清楚,这个阶段,这件事情值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比如,我们的4个文案实操课程,我本来的目标是获得4个优秀。但是,在获得2个8分,2个7分以后,我就继续学习下一个阶段课程。
尽管我知道自己再琢磨琢磨,就可以实现4个8分目标,但是,我也很清楚我已经掌握现阶段文案写作的要求。
2. 碎片化学习,把 吃喝拉撒睡行 变成学习和思考时间。
前段时间和我同事说起我的计划,他觉得我疯了。
我和他说:“我要上班,学运营,考雅思,带熊娃。”
在他眼里,我一天的时间是这样的:一天只有4%的学习时间。
而在我眼里,每天是这样的:吃喝拉撒睡行都可以学习思考,每天有27%的学习时间,也就是6.48小时,即使打个折扣,每天也有3-4个小时学习。
举个例子:
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脸的时候可以想想一天的任务,大概的时间安排;
吃早餐的时候,听听“吴晓波频道”,了解热点财经事件;
上班的路上听听“得到APP”,丰富自己的知识;
而在我眼里,每天是这样的:吃喝拉撒睡行都可以学习思考,每天有27%的学习时间,也就是6.48小时,即使打个折扣,每天也有3-4个小时学习。
举个例子:
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脸的时候可以想想一天的任务,大概的时间安排;
吃早餐的时候,听听“吴晓波频道”,了解热点财经事件;
上班的路上听听“得到APP”,丰富自己的知识;
上厕所的时候看看“暖石课程”学营销(我觉得暖石每节课10分钟的安排,真的非常适合上厕所看,关键注意力特别集中)…
而这篇文章的构思是在上班路上形成的,一大部分是在…厕所…码出来的。
3. 巧用学习工具
现在有很多学习笔记APP可以帮助我们随时做记录,比如我自己在用的是“印象笔记”。
因为你要最大化学习时间,必然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所以随时记录学习心得非常重要。
而且,当你大脑经常思考运转的时候,会突然冒出灵光一闪的点子和思路。所以,这个时候,拿出手机,赶紧记录下来。等到有整块时间的时候,再整理。
这样,即使你是碎片化学习,你的知识体系也会很系统。
4.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透过现象看本质。
世间事物“1%是玄学,99%是科学”,即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学习最重要的是你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像我们知道的:
三段式卖点=“特点+优点+利益” 。
又比如:
简历中工作经验=动词+工作内容+方法+结果
所以,我们的简历一般都是这样写的:
“分析/撰写/策划/协助/主导/独立完成/或其他动词+具体工作内容+通过什么动作(如分析XX数据、运用XX工具、与XX协作)+获得什么可量化成果(如完成客户年度审计工作、撰写x份报告、提升团队协作效率x%、增加粉丝/关注x个)”
再说说前段时间的文案写作,为一个产品写短文案。
你去分析两篇优秀文案,再重点看老师评论。( 没错,重点看老师评语,这就是精华所在。)
你就会发现:
一个短文案及格分划定原则:
卖点归纳准确,逻辑分明,文案中卖点三要素体现充分,语言通顺。
(眼熟吧,没错,这就是6分文案中经常出现的评语)
那么8分优秀文案呢?
在及格的基础上,贴近用户的使用场景,写出画面感,并为卖点补充细节和证据。尽量减少套话,写出新意和创意,把语言组织得更有感染力。
所以,我总结:
骨骼清晰,及格;有血有肉,优秀。
5. 生活即课本,善于学习
大伙都知道,生活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同理,生活即是大课堂,到处都有学习素材。
我们买了一些产品,特别是互联网产品之后,通常都会有电话回访,也就是我们说的营销最重要的一步——用户调查。
之前,我很反感这类电话。
但是学习了营销之后,我倒是很乐意听。
这就是鲜活的学习案例啊!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用户调查的。
为什么大部分的电话回访都会预先告诉你这次访谈大概用时多久?都问了哪类问题?为什么要这样问?
你把同类型产品的电话回访都归纳对比看看有什么规律。
6. 不断挑战自己大脑
之前讲的,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可是,我的时间还是不够啊。怎么办?
那么,不断挑战你的大脑吧。
举些例子:
我现在把“得到APP”语速调整成2倍音速。这样,本来10分钟的语音,现在5分钟就可以了解学习完。
有人会问,2倍语音你能听清楚吗?
答案是,只要你适应一两个星期,基本轻松驾驭。
人的大脑是要不断开发挑战的。网速很快就提升到5G时代,同样,我们的脑速是不是要提升下?
当我有比较大块时间学习的时候,我会同时做两三件事情,把几种难易程度不同的事情混搭,一边学习运营,一边听高晓松唠嗑,混搭学几个英语单词,放一张学习时图片:

最后,我想说说——吉田穗波。
她是谁?
一名日本医生,而且是忙到爆炸的妇产科医生。
又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五个啊!!要知道日本婆婆基本不帮忙带小孩。
她干了什么?
一边照顾五个孩子,一边擦地煮饭洗碗,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英语,考GRE,最后跟玩似的拿到哈佛博士学位。
哈佛的课程有多难啊?!
即使是是全职学生,通宵达旦也很难毕业。
但是,她怎么说:
吉田穗波说,如果一天24小时全归她自由支配,她应该没法在短时间内念那么多书,如果没有孩子需要照顾,她应该会有闲情逸致喝杯咖啡,也不会充满斗志、热血沸腾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设限?
人生不逼迫自己一下,怎么会知道不可能?
来暖石
只学有用的
你一定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