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西洋古典绘画是“尚法”的,注重对事物的科学再现,那么中国古典绘画则是“尚意”的,注重表现,注重抒情。所谓“尚意”就是注重对意境的表现,
所谓“意境”,查《现代汉语词典》,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面所呈现的境界和包融的画家的主观情感。
图片—潘文良作品一、诗画合璧:
中国画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画家在画完一幅画以后,还要在画面上题款、盖章,这件作品才算最后完成。题款的诗文内容,可长可短,可以只是一个题目、两句诗、一首诗、甚至一段长诗。题款的诗文内容同画面有深刻的联系,画家往往通过题款即景生情,抒发情怀。甚至生发开去,另拓天地,竟在画面上出现一段精粹的画论。或者是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使欣赏者感受到强烈的艺术魅力。苏东坡尤喜在画面上题诗,诗文书法与画面相映生辉。题款诗文,发展到明清进入极盛时代,尤其是石涛及其后的“扬州八怪”,他们的题款,纵横跌宕,妙趣横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留下了大量的题画诗,成为中国诗歌园地的一朵奇葩。
图片-潘文良作品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境界,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诗词。中国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诗词的影响,历史上很多大诗人,大词人同时又是成就很高的画家。因此诗词的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画的发展。王维和苏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诗词中的比兴、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中国画以很大的启迪,讲含蓄、虚实、计白当黑,加强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和表象能力,更能诱发观者的想象力。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而把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前人在品评王维的作品时称;“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苏轼的《前赤壁赋》给人营造了一个月明星稀,江流万古的画面,让人油然而生一种荒凉,寂寞的情境,优如身临其境,耐人寻味。
图片-潘文良作品二、崇尚自然
中国古代文化充溢着亲近自然的和谐精神,崇尚自然更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这样论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天地万物都应取法自然,以自然为师。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且根深蒂固。
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山川,把自然山川之美看做是造化之灵。艺术家积极地投身于自然,融入自然,与浑然一体。宋代画家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明代画家王履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论断、以及石涛的“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的观念,深刻地论述了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家融入自然的重要性。
图片-潘文良作品中国画家通过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去反映自然,反映宇宙的浩瀚和渊博。所谓“此竹数寸尔,而有寻丈之势”,“一木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只有一片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国”。在中国画家的笔下,一团烟岚,一片苍林,一湾静水,都经过心灵的浸染,都在反映自然,反映宇宙。是可以扪听天音,展现浩瀚宇宙的天地。
图片-潘文良作品中国画中,花鸟画表现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景象,充满田园的情趣。山水画中四季的春夏秋冬,天气的风晴雨晦是对自然的真实摹拟.就连中国画很多表现技法也直接取法自然,如人物画中的十八描,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等。
但是在中国画中展现的自然,却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搜尽奇峰打草稿”,“外是造化,中的心源”。所谓“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在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的创造,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图片-潘文良作品中国花鸟画常画梅兰竹菊,借以抒发作者的高尚情怀。画家表现兰竹之高洁、梅菊之抗严寒、傲霜雪,目的是借花喻人,故谓之“四君子画”。中国画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兴、借等手法,去表现自然和人类的感情推移。这种结合如此贴切,物我交融,使人――社会――自然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了花和鸟的自然形象本身。
图片-潘文良作品在山水画中,千岩万壑、峦叠嶂、朝云暮霭、、云雨四时、千里山川、万里江河,这些自然的景物在画家的笔下均可自由组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画家可以把他的所见、所知、所想综合成一种宏观意识,“天地造物,随其裁剪;阴阳大化,任其分合”。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既不是如西方风景画般的对自然的真实再现,也不是胡拼乱凑的任意发挥,而是将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感交融后,构成的超越时空表现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创造。
图片-潘文良作品中国画正是凭借着它深刻的内涵和意境打动了亿万观众,传承了数千年,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欣赏和喜爱。
图片-潘文良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