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第二十四章

作者: 终南山上望长安 | 来源:发表于2022-08-25 12:11 被阅读0次

土豆是一只普通的乡村土狗。对于小说主人公来说,它却是一份难以忘怀的成长陪伴和精神寄托。

第二十四章

电话是从广州直接打到镇上的。平时父亲会通过这个电话告知哥哥,这个月的钱已经汇过去了,让他抽空去查一下。哥哥总是以一句“知道了”作为简单的回应。

偶尔,父亲会问起山村里的阿婆、县城里的母亲和正在上学的弟弟,张超总是以一句“都好着呢”草草地答复。

这一次,当张超接到从这个地方打过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却是一个陌生人的声音。

“你是张超吧?你爸在工地上出事了?现在正在医院抢救呢!”对方其他话没有多说,只是嘱咐他赶紧告知家人,尽快赶到广州。

张超冲进厨房的时候,我正站在一个半高的木凳上垫着脚擦窗户,母亲正在灶台旁等着水开下面条。铁锅里的水咕咚咕咚地翻滚着,水蒸气顶的锅盖哐哐作响,她好像没有听见,擀好的面条又在手里捏成了一团。

“妈,水开了!”我从木凳上跳下来,走到母亲跟前怯怯地说。

“对,对……先吃饭。吃完饭再说!”母亲回过神来,把手里的面条疙瘩又散开,娴熟地放到铁锅中。

那顿饭,是在无声中下咽的。母亲只是让我们多吃点,她也强迫着自己吃了两大碗面条。

吃完饭之后,母亲就做出了决定:哥哥留下来照看家里和阿婆,我和她简单收拾东西,下午就搭车去市里,坐飞机赶往广州。于是,还没坐过火车的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飞机长什么样。

母亲之所以带我一起,一是我毕竟读的书多,出门在外有个读过书的陪着心里踏实。二是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父亲还能见其中一个儿子一面。

白云之上的天空格外湛蓝,我想象着厚厚的云层下面是哪里?城市、山脉、河流?在发动机的轰鸣声和偶尔的颠簸中,我分不清自己身处何地。

阳光通过舷窗照射进来,座位前面是一对年轻的父母,旁边坐着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孩,都是男娃,穿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两个小孩不停地打闹,惹得我心里烦躁,那对年轻的父母时不时地制止一下,威胁两个小男孩要是再闹腾,就不带他们去三亚玩。

我和母亲忧心忡忡地坐在座位上,一路上沉默不语,更无心观赏舷窗外面的风景。

在医院的ICU病房外,透过厚厚的玻璃我看到病床上躺着一个人,头上白色的纱布包裹的严严实实,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包工头指派一位姓陈的工友在医院照顾父亲,他指着里面的人告诉我们,那就是父亲。

陈师傅大概五十岁出头,又瘦又矮,脸上的皮肤黝黑,颧骨凸出,两个眼珠子里全是血丝。陈师傅老家在临近县的乡镇,自然就成了父亲在这里的老乡。

尔后的几天里,我们依然只能透过玻璃看看父亲,陈师傅一直陪着我们,尽量详细描述了父亲受伤的经过。在他语无伦次的讲述中,我脑海中想象着父亲受伤那一天的情景:他和往常一样在一栋高楼的顶层搬运建筑材料,由于上下楼不方便,一伙人在楼顶吃完午饭后就靠在新砌好的柱子旁打个盹休息一会。不知道是墙体还未完全牢固,还是因为靠着墙打盹的人太多,一溜墙体突然倒塌了,靠在最旁边的父亲从打盹中惊醒,还没来得及抓住旁边的东西就随着掉落的墙体摔了下去,掉在了中间的脚手架上。裸露的钢筋穿过了他的后背,另一块铁皮削掉了他好大一块头皮。

母亲在医院里并没有哭泣,他默默地等到父亲苏醒,等到把繁琐的后续事情办理完毕。

父亲完全苏醒后,包工头才第一次到医院来,讲了一大堆理由,无非是说干活的工人不服从管理,闹出这么大事情工人也有责任,自己已经出了一大笔医疗费用,再给点补偿费,已经仁至义尽了。

那一年的春节,我、母亲和父亲是在广州的医院里度过的。病房的电视机里,准点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各类演员和歌手卖力地表演,尽情地歌颂祖国大团圆的幸福时刻。赵本山、高秀敏和范伟表演的小品《拜年》惹得台下观众笑声一片,我们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大年三十那天,母亲让我给哥哥打了个电话报平安。

“哥,家里一切都好吧?爸爸已脱离危险了,不过要在医院待一段时间,过年肯定回不去了!”

“没事就好,家里一切都好着呢。”张超说话的口气,和受伤前的父亲一模一样。他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我分明能感受到他想探听更多关于父亲的情况。我把父亲逐渐康复的过程详细地讲给他听,略去了身上那可怕的伤口。

在医院住了快一个月,父亲终于能出院了。回去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坐的是绿皮火车,给父亲买了硬卧。我一直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他。眼前这个人,已经不是我小时候印象中的父亲模样。他瘦了很多,感觉也矮小了一些,头上的纱布还未完全拆掉,勉强上车后就一直躺在床上,只有喝水和上厕所的时候才虚弱地喊我一声。一双粗糙的手耷拉在床沿,上面布满了老茧。

张超借了修理铺老板的四轮农用车,把我们三个从火车站接到家里。一路上,冷风不停地吹着我们的面孔,母亲时不时帮父亲把身上的厚大衣裹紧一些。

山村里过年的气氛还未消退,路上总能碰到走亲串友的村民,停下来和我们打着招呼,叮嘱父亲要好好养伤。

阿婆卧床好久了,可是那天她在邻居的搀扶下,早早坐在院门口的大槐树下,等着她儿子回家。

土豆和黑娃在村口的大路上晃悠,看到我们飞快地冲过来,围着车打转,轻轻地发出幽幽的声响。

听到熟悉的狗叫声的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到家了、团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豆》:第二十四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ga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