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感谢郑老师的课程,也非常喜欢这个课程。感觉郑老师的阅历很深,课讲得也很有深度,读的书一定很多。很多的知识,很多的内容都是娓娓道来,随意可取。而且语言丰富,语气和蔼。并且课堂的各个环节都紧凑,还暖心的加上了回顾知识点环节。这点令我们佩服。也是我们作为新教师所要学的一点。具有专业扎实的基本功。

郑老师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一定事多读一些书,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甚至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让你终生受益不尽。阅读对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良好的阅读动机也是很重要和有意义的。专业角度上来说,阅读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阅读活动的内部动因。其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类。(1)内在阅读动机。指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掌握知识去阅读。(2)外加阅读动机。指由于其他原因去阅读如,为得到好的分数、父母和教师的称赞、金钱的报偿.两种动机性质不同,阅读效果也不同。

郑老师在课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理念,就是从“学会阅读”到“从阅读中学习”。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学会阅读”,是指具备一识字量后,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能对文字符号进行解码并从书面材料中获得意义。而“从阅读中学习”,是为了获取某种信息、查询重要的细节、解答某个问题、评估所阅读的材料、应用阅读资料、享受阅读的乐趣等,而进行的阅读。郑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解析阅读的目的,如为了娱乐消遣、为了获得某些信息、发展阅读理解能力、为了分享人生经验,改进生活世界的体验。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阅读的呢?之前总是疑问的的阅读,并没有思考这个问题。

阅读动机和目的,也分情况不同,动机也不同。但大多都是因为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和提升自我去阅读。知识匮乏的时候,去读一些专业的书籍来充电,充实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读一些杂志和文摘来治愈自己。闲来无事,读一些报刊和文集来陶冶自己......情况不同,阅读的动机也不同.对于阅读,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得体会,但是本节课提出了一个词----高品质阅读。是我们眼前一亮。它不同与我们平时做的阅读。也区分于平时的阅读。高品质阅读是在普通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联想与体会。它不止要求对于阅读内容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所了解内容的联想与深刻领悟。

如何构建高品质的阅读呢?我觉得:
第一,我们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造就非凡的阅读能力。这一点我可以通过我儿子多年来的坚持阅读习惯来看,现在他做语文阅读,一点不费劲,而且思路广泛,阅读和写作也是不分家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二,还要突破自己的阅读局限。
广泛的阅读,并享受其中的乐趣。有的人可能就非常喜欢阅读经典名著,有的人喜欢阅读文集和文摘,有的人喜欢阅读漫画或绘本,更有的人喜欢阅读报纸和杂志。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出发点,都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去突破自己,让自己无限的阅读,多阅读,多学习,多积累。
第三,还要再不断的阅读中总结和反思。
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的拿着一本书,翻来复去的的阅读。读来读去除了书名和作者,什么都没记住。没感觉。我想这就是没有在阅读中思考和反思的结果。昨天的郑老师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各种问题,各种心得,娓娓道来,全在脑子中。这是坚持长期阅读总结积累和反思的结果。
第四,参加读书会和分享会。
有着这个契机,有着这样的氛围,去迫使自己去读书,我们所有人大多数都是有买书的勇气,却并没有读书的勇气。结识青椒计划,接触了《勇气读书会》,让我捡起了读书的勇气,边读书,边写分享,边进行总结。写简书,逼迫自己去阅读。参与勇气读书会之后,到现在未知,我已经读了2本书了,比起之前,算得上是高品质阅读了。最起码,我能领悟和记住书中的大部分真谛。
最后,做一次有意义的阅读,在读完一本书后,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你读的这本书在谈些什么?作者细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想表达什么?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有还是部分?这本书与自己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收获?如果这些问题的回答你比较满意,那我感觉就是一次高品质阅读。
正如郑老师所说得,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进行高品质的阅读是终身的事情,是一辈子的事情,阅读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文学会让人变得更善良我们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么在书上,要么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