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某个初冬,我第一次在简书提起笔写下了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
这篇故事的灵感源自田馥甄的歌《小幸运》,也源自我自己的生活。
这篇故事叫《暗恋抄·最终我喜欢的学长和我喜欢的学姐走到了一起》。
故事的主角是我高中时一篇写失败了的小说女主。
我自行其是的给了这篇故事加了个前缀:暗恋抄,是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继续去写关于暗恋的故事。
是夜,我漫步于湖畔柳下,远处灯火璀璨,满是人间烟火的气息。
想到自己和故事中的角色一般,从未缺乏过爱和温暖,对接下来的冬天忽然莫名的充满了信心。
嗯,这篇故事的主题是:你的暗恋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月后,我翻读旧书,突然看到了一本沈从文的散文集。
我喜欢沈从文,不仅仅是因为《边城》,还是因为我高考的时候,他的《云南看云》是我那届考生的阅读理解题。
他在云南看云里写道: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脑子都不用,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作讲演的,写不高明讽刺文的,习理工的,玩玩文学充文化人的,办党的,信教的,……特别是当权做官的,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
我相信出题者于应试教育之最重要的考试中,出了这篇文章,是因为学语文者自有读书人的心气和骄傲在,不甘只做那冷酷无情的遴选者,而是暗含深意希望把读书人的心怀意气传达给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
后来,翻阅旧书,我才知道曾经被很多人用作QQ签名的那句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也是他说的。
于是我想起了某个学姐,她和我一样沉浮于世,骨子里还是有着不肯改的文艺气息或者说文艺臭毛病。
我想起了初中时认识的一个姑娘,想起了曾经的同桌,想起了苏轼的那句:“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这便有了暗恋抄的第二个故事《暗恋抄·听说人这一生会错过很多人》,它的主题就是它的名字。
第三个故事《暗恋抄·高中时那些如愿以偿和阴差阳错的喜欢》是我的旧作,里面写了很多熟悉的人,和前面的两个故事一样,依然有着某些真实的成分。
陈阿元、杨小涛、唐小诗、叶小娴、李小贞、这些人其实构成了我曾经生活的全部。
这篇故事最棒的地方在于我写了四个番外,这让我能在主线故事之余给我的朋友们更多的刻画。
尤其是杨小涛,他是我高中时期最好的朋友,我也在最后的番外《听见涛声》中给了他最好的祝福。
所以这篇故事的主题其实并不是如愿以偿和阴差阳错,而是梦想与祝福。
然后,我休息了很长的时间,休息的足够的久,虽然其间也有写别的,但我把全身心都放在了暗恋抄另外两篇故事。
这次要感谢简书连载的主编一鸣兄,我尝试了用连载的方式更新第四个故事:《暗恋抄·有种女生所有人都把她当哥们》
这篇故事的男主角和第一个故事一样,是我高中时一篇写失败了的小说的主角。
当初那篇故事没写好,我答应过他们,要把属于他们的故事还给他们,现在我做到了,请原谅一个作者的偏执,在我心里,每个笔下的角色都是我的朋友。
这篇故事的主题是友情与爱情,但细细想来,其实我自己也分不清。
前不久中秋的时候,我终于发布了暗恋抄的最后一个故事,虽然读者寥寥,但我固执的认为,这是我今年写过的最好的故事。
好的东西,就应该理解的人少。
好的东西,确实会无人问津。
好的东西,就该曲高和寡。
我并不在意这篇故事的人气,它上万字的篇幅,我一口气放出,本就会看着很无聊,然而这篇故事细细读来,真是我自己的最爱,把我想说的都说了个干净,确实是读书人的不吐不快。
故事里的表姐源自我现实生活中曾经的恋人,故事里的男主角源自于我自己,我把这个故事送给我自己,是想在多年之后,我仍然不忘此刻的初心。
这份初心就藏在故事的名字里,那是少年的心应该皎洁如星月,那是少女的骄傲应该像落樱和飘雪,那是我们年少时最珍贵的意气。
我通过网游来说这个故事,其实是在说自己领悟的道理。
因为再美好的相聚都有道别,人生如戏,游戏人生,但还是很高兴遇见你。
嗯,很多年后我还是会怀念你,像美好的星星,像如雪的落樱。
以上,便是暗恋抄的五个故事。
我把他发布在了简书,希望有一天,能给一些人带来一点安慰,一点感动,一点回忆。
最后还有一些话,非常的想说。
一直以来,我在简书写故事,可能我写的不够好,人气不温不火,但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嘛,即使有些上万字的作品费尽心力写完,读者寥寥无几,但有那么一个赞,一个喜欢,我都会很开心。
有些事,坚持就坚持了,放弃就放弃了,就像沈从文先生在文章中传达的那样,如果人人都追逐功利,那么那些不功利的事谁来做?也像高晓松总在他的节目里说的,你是读书人嘛,有高尚的理想,那你就要守得住清贫和寂寞。
但一直以来,我还是遇见了一些读者,他们给我发私信说收到了故事的鼓舞,正在努力向前。
我很开心,因为我的故事向来不是鸡汤,只是治愈,向来不会教人怎样怎样去做,只会告诉你人生其实有很多选择。
我无比相信,被我故事鼓舞的人,和我一样都是拒绝盲从独立思考的人,无比相信在这个文字泛滥的时代,大家还是愿意去回忆,去感动。
尤其,我知道,我的读者里还有一些高中生,她们处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所以虽然现实里我是个很黄暴的人,但我还是拒绝写一些很狗血的剧情,青春是美好的,不是残酷和伤痛,不是意外怀孕和堕胎,不是一些国产电影里演的样子。
我只想写我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会迫于生计写点别的什么,但在此之前,我都坚持写自己想写的,没有试错,也不去迎合市场和大众的口味,因为我一直觉得小众挺好。
谢谢你们还愿意读我写的东西,我是希尔特杨,很高兴遇见你,我们下个故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