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生命的轮回(16)

作者: 幻影花釉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12:52 被阅读0次

停留拉萨的最后一天。在大昭寺转经三圈,磕长头七七四十九个,愿家人朋友健康平安永远,唵嘛呢叭咪吽。

旅行的终点,终究是回到旅行的起点。不论走了多久,走了多远,最后我们都还是会回到最初的起点,如此往复。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最后我们也都会“回到起点”,不同的是,旅行可以有很多次,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以死亡为终点,看到生命尽头指向虚无。这一世,所有的一切,悲欢离合,房屋钱财,生不带来,死亦带不走。

如若不知死为何物,何以明白生之意义。

张先生说,你应该去看看天葬仪式。“死”这个词从记事起就是忌讳。不能随便说,更鲜有人谈起。看到死人也被认为是一件不够吉利的事情。我们惧怕死亡,不谈论不面对不直视,仿佛如此它就不存在。我们认为人只有一世,尘归尘,土归土,躯体死亡则人消失,故采用火葬和土葬的形式。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和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葬礼,只是形式不同,当然这背后的思想也不尽相同。藏人信奉佛教,认为灵魂不灭,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认为是最尊贵的布施,故而推崇天葬。

三世轮回,生亦死,死亦生,生死轮回,无生亦无死。生死轮回间,灵魂不息,因缘果报。就像一粒种子,春天发芽,继而开花结果,冬天凋零,如此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灵魂为何物,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

《金刚经》如是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生命除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之外,还分有色和无色。“有色”是有相,可见的;“无色”是看不见的,可是它确实存在。

如若生命延伸至三世乃至不生不灭,人又该如何生活?

我并非修佛之人,也无意探讨生死之难题。西藏,雪域的高原,圣洁的净土,甚深的智慧和无上的信仰,给了我太多震撼;这里的人,这里的故事,这里的转经筒,这里的酥油茶,给了我太深的触动。这一趟西藏之旅仿佛向我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大门里面透着神秘的光,里面会是另外一种我不曾见过的天地和生活。我触及到了它,还没来得及走进去。

或许是前世的缘分,或许是在佛前无数次的驻足,凝望,才换来这一次的遇见。佛说,如果今生没有好好道别,来生还会再次相遇。临行时,预感自己还会回来这里。

在拉萨的半个月,所见所闻所感所遇皆与以往不同,身心不断在拓展、跋涉、攀越,不知不觉好像在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直到多年后开出喜悦的花朵,才恍然大悟。

相关文章

  • 西藏| 生命的轮回(16)

    停留拉萨的最后一天。在大昭寺转经三圈,磕长头七七四十九个,愿家人朋友健康平安永远,唵嘛呢叭咪吽。 旅行的终点,终究...

  •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六)

    《西藏生死书》第六章“演化、业与轮回”。 这一章开篇讲轮回。几乎所有的宗教都相信死后有生命及轮回的信仰。认为“灵魂...

  • 必看·带你走进生命轮回的地方-西藏

    你一定知道西藏,听过布达拉宫,青海湖,但你知道玛尼堆,转经筒,风马旗吗?你了解觉姆女尊者吗?你欣赏过茶卡盐湖美景吗...

  • 轮回台

    四五年前吧,我在一本游记中无意翻到轮回台。 轮回台在地广人稀的西藏高原之上,而轮回台又在西藏中真正人类不可涉足的阿...

  • 《冈仁波齐》:坚持行走,与生命中的真相相遇

    朝圣的路,是生命直白的表述,也是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轮回。 我曾到过西藏,走过318国道,或许无数的人,都在不同的...

  • 一念之间,永生与轮回。

    《西藏生死书》总复盘 一念之间,永生与轮回。 《西藏生死书》截止到昨...

  • 游记:我去西藏的那些事儿

    作者:李少白 抱着向死而生的勇气踏足西藏。 当然,我说的死,自然不是那种战场上的惨烈厮杀,也不是人至暮年的生命轮回...

  • 生命的轮回

    中午1点左右,我们到达天葬台。不是参观,是参加,参加藏族人的葬礼。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不是昨天,不是明天...

  • 生命的轮回

    妈妈得了脑癌。 得了脑癌的妈妈在多次放疗之后,脑部的神经明显受到影响,对很多事情的反应不再是从前的样子。 妈妈不再...

  • 生命的轮回

    明媚的春天是她盛开的绿色 每一抹颜色都是生命的起源 即使没有花也尽显了美好的年华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藏| 生命的轮回(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wk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