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读了讲述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的著作《奇特的一生》,我似乎找到了一种最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执行更精细的时间管理计划。决心像柳比歇夫一样,详细地记录时间,并且形成自己对时间的感知力,掌握自己的能力极限,完成更多目标。也要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写时间统计总结。
按照我的时间记录(具体如何统计时间会在下一篇文章里详细介绍),一月被划分为两个阶段:
1号——26号(寒假前)
26号——31号(寒假)
第一阶段的生活相对而言比较充实,在一份微梦想清单发出之后,我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开始向着更加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
虽然有时候我会嘲笑自己过分的井井有条,以前的追求是把日子过成诗,而今天,我居然把它过成了数学题。每天我都在计算各种日程安排,时间收支和金钱收支中度过,而事实上,这样的生活方式确实很适合我,自律让我得到了更多自由。
这个阶段总结如下:
一学期的工作接近尾声,在工作中,还是常规的备课、上课、批阅作业、开会等事宜,在我的时间计划中,工作是第一位,其他时间在工作之外再详细安排。
读完了6本书(其中三本是新年之前剩余了一部分)。还打开了两本新的书,正在进行中。
写作在量上有所突破,一共写了6篇文章,字数超过13000(重复发表的不计字数)。写了一个有关学习各种“关系”的系列读后感,更新四篇(一篇是旧文)。还写了两篇记录生活的散文,以及读书会稿件一篇(还没有发表)。
其中有六天,抽空练习书法。
还有五天,抽空和不同的朋友吃了饭,享受休闲时光;还和好友去享受了一次温泉旅行。
有一天时间花在了臭美上,烫了头发。
有四天时间全心全意陪娃,带她出门玩。
还有四天,抽空和娘家人(爸妈,爷爷奶奶,妹妹)在一起。
一月八号是最忙碌的一天。
一月四号早晨是极为放松的一个时间,和老公一起看了电影;去芦苇边拍了照,享受了极为难得的二人世界。
26 号之后,我迎来了等待已久的寒假生活,开始了真正的慢生活,放松身心陪伴孩子,做饭,逛街,做手工。因为她在的时候不愿意我分心做其他事,所以大多时候都是陪她,哪怕就是放空闲着,也要在她旁边。偶尔在她睡着时或者看电视时我能翻几页书,或者很快构思一篇文章写下来。
另外,这几天里,迎接年前一切必做的事情,打扫卫生,整理内务。
唯一痛苦的事是旧伤复发,腰疼得厉害,没日没夜忍受折磨,希望快点好起来。
放假之后,我变得非常懒惰,似乎一切都在拖延着,以往精进的状态在这个时间里完全没有了,但我并没有因此而焦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就像牵着蜗牛散步,往常都是我定好了节奏催促她跟着我,现在也是时候跟着她的节奏了。这个寒假没有过多安排,希望心境越来越好,为实现年后的一切微梦想做好准备,继续记录每天的时间,有回忆,有憧憬,人活着就有暖意和盼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