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李曼无意间看到一则报道,并速迅产生了一个让她激动好久的念头。报道中介绍有个叫小雪的女孩也是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父母,更巧的是她也入住了那家酒店却一夜间成为孤儿,现在住院两个多月,叔叔只过来看一次,从此消失了,再也联系不上了。后来人们才发现叔叔原是个赌鬼,他负债累累早几年就把自已的房屋卖了抵债,同时在最近短短两个月内通过各种手段又把哥哥的房子也卖掉跑了。
屏幕上一个女孩穿着病服躺在那打点滴的镜头,虽然就那么一闪而过,但女孩大大而又明亮的眼晴给李曼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她心中扎下了根。
她马上振作起来,她要帮助那女孩,此刻她浑身充满了力量。或许是相同的遭遇,又或许只是因为她和自己的女儿年龄相仿,小孩的孤单无助显的更加楚楚可怜,也容易激发成熟女性内心的母爱。
每天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经神萎靡,凌锦弦除了一直劝一直安慰,实在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让妻子从悲痛中走出来。他知道小琼的死李曼既是在自责也在责怪凌雨,他也曾提议带妻子出去走走,暂时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免得睹物思人,可妻子哪儿也不想去。如果一家人不能其乐融融,就失去了家的滋味了。
无奈之下凌锦弦又想起前阵子老同学陈严文的提议。他的这个音乐系老同学在美国娶妻生子二十年了,每年都会打电话邀请凌锦弦去美国发展事业,前不久又通过电话,得知道凌家的遭遇后,他说嫂子的心情可以理解,既然她坚决待在家里,不想出去散心,那么把孩子送美国上学到是上上之计,一来李曼见不着凌雨日子久了会渐渐冷静下来,二来凌锦弦也不必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再说美国的教育也更适合凌雨,这小子英语好,又聪明,还不太中规中矩又喜欢搞些老师头疼的创新,在这边估计当不了好学生,在外面大多老师喜欢有创新又有独特思维的学生,为何不放手让他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呢?
凌锦弦再三思索,想要家中气氛恢复正常,眼下也只好这么办了,或许分开一段时间李曼就原谅凌雨了呢!于是他又打电话咨询起来,陈严文说他家里人少房子大就住他家好了,学校不用找,女儿路路的学校各方面条件就很好,因为女儿太顽皮惹事的原因,他也认识许多老师教授,而且关系也较好,入学不成问题,同时女儿也有个伴。
凌锦弦一开始实在不放心儿子一人漂洋过海离家千万里,怕没人照顾,但有老朋友在又放心许多。可上学必竟不是一天两天,学校可以同一所,但住在一起实在不妥,他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于是让陈严文在他家附近找个房子租下,陈严文说刚好有个邻居一对地地道道的美国夫妇准备去加拿大安享晚年,房子漂亮、明亮又宽畅,装修简洁大方周围还种了许多花,草坪很大,房子建筑面积260平米,但他不租只卖要价420万,如果你要我可以替你向老邻居谈谈。凌锦弦从没想过要买美国的房子,可陈严文说你如果买了,保你只涨不跌。陈严文又很热心的把房子的视频发了过来,让凌锦弦一见钟情,比起国内一线城市的房子这价钱的确便宜了不少,加上手上也有一定的积蓄,凌锦弦决定买下。若日后儿子实在不想去美国读书,房子还可以再卖掉。
国庆过后恰巧有次去美国钢琴演出,演出结束后凌锦弦在老朋友的帮助下以390万的价格买下了房子,并全权委托朋友按他的提议稍稍改造了一下。而有一点让他很欣慰就是从自己家到陈家的路程走过去也就十多分钟左右。
凌雨每天看见李曼痛苦的表情,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所以能避时尽量避开。但同个屋檐下难免不碰面,可每次碰面母亲冷冷的表情都让他心里很难受。当他无意中听见父亲和好友在电话中讨论他去美国留学的事,心中竟产生了许久未有的窃喜。他也想离开家,不管是哪里。所以对父亲想送他去美国的事,他心中并不反对,反而希望越早越好。19岁的他已经当自己是男子汉了。
而凌锦弦心中一直在纠结,他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必竟是唯一的孩子,万一送出去了,以后扎根在美国不回来了怎么办?他真的很不舍。象儿子这个年纪本应该是好好培养父子关系的最佳年龄段,现在却……他更怕突然送孩子去美国,给孩子心里造成什么不好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