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前几天买回一本关于涂鸦的书,每天看他读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大宝也会凑上前去品味一番,讲讲这,说说那,偶尔也会信守涂鸦一通。
尽管我们都看不懂她画的是什么,她却侃侃而谈,“这是小鱼的尾巴,这是鱼的后背,这是鱼的脚,这是鱼的眼睛”。
“鱼鳍在哪里?”宝妈问道,“在这,这边一个,这边一个”,说着随手在对称的方向画下两坨黑疙瘩。
今天有时间,爽妈也随手翻来看看,看到里面的涂鸦笔记,突然想起教过的孩子们课上所做的笔记,分析总结就我发现,各科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仿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涂鸦能力都很强。
看他们的课堂笔记,你会发现很多形象的图标,符号和标识,有时还会有具体的图画,字体大小,颜色区分,加重加粗,将重点与细节标注的清楚明了。
整体直观的图景让人一目了然,涵盖了课上老师强调的所有内容,尤其看他们的化学,物理等理科笔记时,更是一种视觉的冲击和享受,彰显个性,思维,逻辑和创造,简直刺激你的神经,让你各种感叹,各种羡慕。
其实他们有些也并没有学过系统的绘画,但他们有涂鸦能力和习惯,涂鸦和各种形式的绘画还不太一样。
涂鸦就是用图画符号等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种随性而为的东西,无需画得完美,精致,只要能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就可以。
而如油画,素描,水彩画等绘画形式,一般要求较高,而且很很多条条框框需要系统专业的学习。
为什么爱涂鸦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会太差,因为涂鸦客观上加强了孩子手、眼、脑的协调配合,增强了脑、眼对手的指挥能力,这种作用,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而学生们采用涂鸦笔记的方法调动了整个大脑,使大脑的视觉区和语言区同时工作编码,这种双重编码是大脑处理信息的两个主要渠道(双重编码理论,Allan Paivio,1970s)。
同时,使用涂鸦的方法做笔记会让他们注意力更加集中,大脑完全投入对老师讲解的聆听,梳理和捕捉中。
而当大脑同时进行语言和视觉概念编码时,它也创建了一副反应所听,所看,所想的直观示意图,这种积极有效的动脑活动,还有助于改善提高记忆力,使他们记住比其他孩子更多的重点和细节。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习惯涂鸦的孩子学科成绩都不差了。
涂鸦好处如此之多,那什么时候是孩子涂鸦的敏感期呢?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指出,2-4岁的孩子处于涂鸦敏感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无序乱涂乱画,没有任何主题,也不拘泥于在纸上。拿着笔,只要高兴,什么地方都可以“作画”,最常见的就是雪白的墙壁上随心所欲。
在后期,孩子会自己给画命名,家长可能觉得“无厘头”,而这正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萌芽。
4,5岁的时候,孩子的“涂鸦”有了一个“飞跃”,他们要把自己所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事物,通过画画表达出来。
但是,由于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有限,表现手法也非常随意,因此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我们成人很难明白,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孩子作品的内涵。
因此说,“涂鸦”是孩子进行想象的手段,是发展想象力的途径。保护“涂鸦”,就是保护想象,赏识“涂鸦”,就是鼓励想象。
面对孩子的“涂鸦”,不要禁止,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以绘画的“规则”,要知道,想象力要比绘画技巧重要得多。
我们要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去创造,哪怕画出来的东西不那么完美,但孩子所收获的却远远不止一副图画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