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历史专题精选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004-《资治通鉴》读书体会-卷第一-周纪一-烈王

004-《资治通鉴》读书体会-卷第一-周纪一-烈王

作者: 言信果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13:16 被阅读133次

01

我们的烈王在位七年,是一个在位很短的天子。在他在位这几年,和前面说的那几个天子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无非就是诸侯国之间的征战讨伐,相互征战,华夏大地狼烟四起,烽火连连,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02

魏国发生了内乱。

读过前面文章的朋友都知道,自“三家分晋”以来,魏国经历了魏恒子,魏文侯,逐渐强盛。在魏武侯时期,朝臣倾轧,吴起出走楚国。魏国逐渐显示出衰败之象。

魏武侯死去以后,由于么有立储,子罃和公中缓争夺王位,楚国由此大乱。前文咱们就说过,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一旦国家自乱,灾祸也就不远了。

果不其然,曾经的盟军韩国、赵国这个时候开始打魏国的主意,二国和军,大败魏军。马上就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时候,韩、赵二国统帅发生了分歧。各自提出了灭了魏国以后的方案。赵国想,立子罃为君,杀掉公中缓,然后割地退兵,对我们二国都有好处。韩国说,割地是不仁义的,咱不能这么做,不如将魏国一分为二,子罃和公中缓各自为政,这样一来,原来的大国将不复存在,对我们两个国家都没有威胁了。双方各执一词,都不能说服对方,最后两家一气之下,各自退兵。

最后,子罃杀掉公中缓,继承王位。魏国有惊无险,继续得以保存。

最后,司马光点评说,如果采纳赵、韩方案中的任何一个,那么魏国将不复存在。最终魏国得以保存,还是赵、韩不和,一件不统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经过这件事情,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

首先,还是一个团队内部的问题,权利交接一直是管理中的大事情,确保权利平稳过度很有必要,一旦内耗,将是灭顶之灾。因为人性都是自私而贪婪的,欲望从来也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小事情可以糊涂,可以模棱两可;大事面前,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丁是丁卯是卯。这才是智慧的表现。

其次,韩、赵合并打魏最终无疾而终的事情用在创业团队上特别的有指导意义。创业之初,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是当时的主要矛盾,所以大家都会为了那个共同的目标,尽力而行。可是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团队内部的主要矛盾就发生变化,开始争夺利益,并由此产生了内耗,最终导致失败。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一直在思考,伙伴们也可以一起探讨一下。我提出的方案就是统一思想,确定明确的方向,并不断的制定阶段目标。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要明确共同的目标,一旦这个目标将要完成后,立刻开始下一阶段目标的制定。所有制定的目标必须得到团队中大多数人的认同。这样一来,团队内的主要矛盾在不断地解决目标,而不会在内部消耗,利益争夺上。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旦一个团队没有了外部的威胁,内部斗争就会逐步增加,这是非常可怕的。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堡垒从内部都是从内部攻破的。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会辨别团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并且学会转移主要矛盾,将主要矛盾转移到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地方,避免主要矛盾损害团队的建设。

03

齐威王朝圣周天子。这件事情被史学家进行记录,当时此事一发生,得到各个诸侯们的称赞。当时周室已经十分衰微,大多数的诸侯国都不在进行朝拜周天子了。用我们前面说的话就是,此事规矩已经乱了,大家都不把他当成一回事儿。就在这时候,齐威王朝拜,收到了大家的称赞。用现在的话说,齐威王的这一举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什么共产党员具有先进性呢,就是他们做了大家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承担了大家都怕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说具备了先进性。

当然,他的这一举动,在《道德经》中也能够找到解释。道德经有这么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品德是最高的,因为它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会被人称赞。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有一句话叫“吃亏是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吃亏”也是人们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当你能够像水一样去做了,那么,你获得大家的认可也就不远了。

04

齐威王在位期间,还有一件事情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

讲得是齐威王和两个太守的故事——即墨太守和东阿太守。

齐威王对即墨太守说:你在即墨执政的时候,刚一去,关于你的坏话纷至沓来,我派人去即墨进行实地考察。我看到的是哪里物阜民丰,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这时候我就知道,是因为你这个人太过刚正,不愿意用金钱贿赂我左右官员的缘故,没有给他们利益输送。可是我知道你是一个实干家。于是给即墨太守一万户的俸禄。

找见东阿太守时说:你在东阿执政,我身边就不断有人说你的好话,说你干的如何如何出色。我派人进行实地考察,可是发现东阿田地荒芜,人民饥馁,常有匪患。边境被敌国侵犯,你不发兵抵抗,这个时候我就知道是你花重金收买了我身边的人,让他们给你说好话。然后就把东阿太守连同给东阿太守说好话的人放到铁锅里煮了。

从此以后,齐国百官再不敢弄虚作假,只能尽力做事,齐国大治。

不得不说,首先是齐威王贤明。上篇文章我们就说了: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谗莫甚焉。齐威王不会对属下的言论偏信偏听,而是进行了实事求是,到群众当中去。毛主席曾经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制定制度,做出改革措施,必须要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调查,只有在基层、一线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才能避免“拍脑门”产生的不可逆转的错误。

第二点,齐威王做了一个有效的示范,算是树立了榜样。将那些实干的,赏赐;弄虚作假的,处以极刑。有效的引导百姓官员做对的,拒绝错的。

我相信,齐威王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选取了两件予以描述。国家的强盛,离不开贤明的领导者;国家的衰败,必然是由昏暗的君主导致。

05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各位朋友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我爱你们。

——言信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诺黛:文笔不错,我也喜欢历史故事,我会继续关注你的更新哦,好崇拜你哦!爱你🤟
    言信果:@诺黛 好的!!!

本文标题:004-《资治通鉴》读书体会-卷第一-周纪一-烈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xw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