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民俗文化艺术之家古风依旧
老北京人的春节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老北京人的春节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作者: 教育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17-02-02 09:31 被阅读0次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老北京人的春节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二十九:蒸馒首头

“二十九,蒸馒头。”在我国春节的民俗中,在这天要把腊月二十八已经发好的白面蒸成馒头,谁家的馒头蒸得大、蒸得好,在新的一年里,谁家就会蒸蒸日上,讨个好彩头。家家还要蒸枣糕、年糕、豆包,在豆包上还要点上红点或用“八角”(大料)印上红印,还喜欢把豆包做成刺状(用绿豆做眼,再用剪刀把豆包上剪成刺状),寓意“招财进宝”。

老北京人的春节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年三十:吃饺子守岁

老北京人的年夜饭,主要就是吃饺子。包饺子要有肉、有菜,取“有财”的谐音。剁馅要全家轮流剁,边剁,边说“剁小人”。在除夕之夜,还有守岁的习俗。守岁就从吃年夜饭开始,大家慢慢地吃,一边畅谈,一边品尝美酒,直到深夜。而在午夜12点的钟声响起时,大家就会一起欢呼,吃饺子,喜迎新年的第一天。

老北京人的春节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大年初一:拜年

初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开始拜年,北京的庙会也都在这一天开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初一这一天,女婿要先看岳父岳母,现在一般都是初二的时候,女儿女婿才回娘家拜年。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儿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老北京人的春节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相关文章

  • 老北京人的春节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

  • 文化的根基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说宋朝初年,著名的开国重臣赵普辅助赵匡胤治理国家的故事,这句话虽然是个传说,...

  • 公益文化促进分会心系孤寡老人,走访慰问红桥区福寿养老院

    春节临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1月11日,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公益文化促进分会沈宏卫会长带领下,...

  • 新年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应该让孩子们了解春节...

  • 汉字与文化

    汉字中华民族文化之传承的根基 汉字有毒 汉字不死,中国必亡 是否鲁迅先生说过 我们文化的承载:汉字及口传 两者缺一...

  • 节日记忆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受农耕文化影响,中国的节日多与“食品”相联系。 就从春节说起吧。 进入腊月,年货开始...

  • 启师计划培训之第四天培训有感:现在所是的,不是应该所是的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基的传统文化,是具有悠远历史芳香的民族期待的展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

  • 回家过年吧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是我们所有节日中最盛大的节日,是一个中华民族永远忘记的节日。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春节...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过春节,为什么对中国人这么重要?》

    华夏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文化体系的根基,都锚定在天文和历法之上。不仅春节,几乎所有的传统节...

  • 过年为啥对于中国人那么重要

    华夏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文化体系的根基,都锚定在天文和历法之上。不仅春节,几乎所有的传统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北京人的春节记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al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