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满分五星)
这是一本众多科研大咖的思想集锦,有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这样处在学术研究前沿者(当然今天他也已经是大人物了),也有纳西姆塔勒布(黑天鹅)这样在学术场外早已扬名的大咖,我只是冲着其中几个人而买的,结果内容却颇有启发,有时候这种专家座谈般的内容更能让我们接近他们的思考,而不是经过诸多修订的著作。
不过还是要强调,虽然本书大部分谈论的都是思维,意识和决策,实际上并没有一套真正的逻辑主线,每个人所讨论的内容并没有密切的关系,但又暗暗的有某种关联。这不是一本严谨的作品,却是你在物理上无法接近这些大咖时比较好的选择。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意识不是自我,而是对自我的察觉
书中行为神经学的章节对我非常有启发,书中以幻肢(肢体被切除却觉得它还在)等情况为例,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也是依赖一系列表征进行的,由此延伸,实际上我们自我的概念可能也是一系列表征的结合。
联想到此前看过的研究,婴幼儿刚刚出生是是没有自我概念的,他们会认为一切都是自己,而随着大脑的不断发育,意识逐渐完善,他们开始明白自我的概念,而这其中也会有一些人始终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的认识,这么看来很可能是他成长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反馈,而形成了一套错误的心理表征,就像下棋没学好,下成臭棋篓的情况。
心理表征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代了我们认识事物时的一系列模型,判断,在《刻意练习》中也有提到。
二、专注会让我们失去客观
书中情感预测的内容提到,当我们判断眼前考试的成败,晋升与否对自己的影响时更容易高估它们,虽然一次晋升很爽,但相比于很多人认为的几个月,甚至数年的影响,实际上它可能就维持几天,而获得晋升与没有获得的人,总体来看一年后幸福感相差也没有他们预想中的那么大。
研究者也指出,这是我们一种系统性的偏误,要想回避它也很简单,看看类似的人,你就可以有效调整自己的预期,不过它也并非一无是处,就像你对象告诉你,ta将为你做出一个巨大改变,虽然这个带来的幸福感没有实际那么持久,到那种我会幸福一辈子的感觉可以帮你有效放大幸福,也会让对方感觉幸福。
三、我的想法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反复品味的观点,但我在不同观点间找到了一个共同的逻辑,那就是一个明确简洁的问题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
书中好几个研究都提到他们的突破口出现在问出了某个可以明确判断,又关系到研究核心的问题,它们要么为研究指明方向,要么让研究者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思路。
而我们生活中,实际上就像书中丹尼尔卡尼曼所说,忽略模糊性,对自己的执迷置之不理。“我要想想自己擅长什么”“我在规划人生目标”,这些都不会是人生问题的正确提问,它们只能创造出一个个观念的迷宫,让我们陷入无尽的怀疑和虚无主义。
与其这样问,不如问问我自己“我在眼下的生活里获得了什么?”“它们我在意吗”“相比它们我有更想尝试或取得的东西吗?”
问题要明确,要可以判断,因为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的行动是确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