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多年前就有所念的话题,而最近又浮现了出来,于是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做幻灯片是很多人工作中的家常便饭,但做好幻灯片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胜任。一个好的幻灯片,在我看来,有以下三点核心要素必须出彩:
一、内容
也可以说是主题。这是绝大多数人都必须把握的。一方面因为,这是做幻灯片首先要确定的。另一方面因为,这也是大多数人都容易评判好与坏的。不多说。
二、构思
接下来就是构思。具体而言,就是内容的展现流程以及幻灯片的组织逻辑。虽然好的构思会出奇制胜,但大多数人不假思索采用的平铺直叙式目录结构,也糟糕不到哪去。不赘言。
三、审美
虽然同样重要,但审美是一个很尴尬的要素。
一方面,内容和构思制约着审美
打个比方。我们都听说过,从审美上讲,幻灯片讲究图多字少。但是当我试图把大段的文字精简为关键字的列项时,单位的老同志嘿嘿一笑,善意的提醒我:
“这个PPT是给领导讲的,领导事先哪有功夫了解细节?你把字都删了,到时候领导怎么讲?即便领导能讲,听汇报的那些领导,也未必认真听,到时候还得翻回来看PPT上的字。你整那些好看的都没用。”
“……”
不得不感慨自己的经验缺乏。
另一方面,大多数人的审美水平导致花功夫在美工上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共鸣的人应该很多,“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懒得展开。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作者还是观众,都已经对缺乏美感甚至粗糙简陋的幻灯片容忍默许了。但即便如此,当我们看到那些优秀的美的幻灯片作品时,还是忍不住想要去学PPT或者Keynote等等。毕竟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
但是,等等。先纠正一下。看一本什么“30天精通PPT”,你就能做出同样美的幻灯片吗?类似的场景:“你这个图做的好漂亮,我也应该去学学Photoshop”,“你这个照片拍的好有感觉,用的什么相机什么参数”。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非常鼓励并且诚挚的推荐他一本“Photoshop一本通”和“摄影技巧大全”。
真正需要学的,是审美。
之前看许岑的Keynote视频教程的时候,有一节课叫“越用心越丑陋”,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当审美不足的时候,把心思用在技术上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那么如何提高审美呢?
首先是要让自己变得讲究
佛法常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审美是相,讲究是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世上的人可以分为讲究的和不讲究的两类。讲究的人不一定会把心思放在审美上,但不管放在哪个专业上,都能成为一种苛求完美的人生态度。而大多数不讲究的人,所从事的专业往往会成为一种混口饭吃的手段。
许岑说,讲究的人放映幻灯片,必须要用自己制作幻灯片的那台电脑,甚至还要自带投影仪,以确保最终效果。在很多人眼中,这么做又矫情又装逼,但在我看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有了讲究的心,接下来是:
多看和多做和多想
罗子雄在TEDxChongqing的演讲“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提出“看—做—想”,对于提高审美有着专业而且可操作的指导。这里直接推荐给大家。
而针对幻灯片,有几个误区不得不说:
1. 看,必须是看足够好的作品,最好是顶级的作品(Behance、Pinterest)。千万不要随便从网上下载个什么“1000个必备超全炫酷PPT模版”之类的。看《VOGUE》的和只逛淘宝的,自己打扮出来肯定不是一个范。
2. 做,而不是直接套用模版。反复不断的去修改打磨自己做一个幻灯片,胜过简单套用模版做十个。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其他事情:为什么工作这么努力这么疲惫,却总是无法提高?不要用机械式的重复劳动所造成的无效时间来标榜自己的用功。
3. 想,尤其是动画,千万别瞎弄。要想清楚这个动画所代表的含义,是否与幻灯片的内容逻辑一致。动画是为了让观众毫无察觉的就明白了幻灯片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要把幻灯片打造的像菜市场一样热闹非凡。当然,如果听众确实是来看热闹的,另当别论。
分享一点干货
上面扯了那么多虚的,肯定有很多人看完了觉得纯属闲扯。没办法,只能这样。就像我一直相信那些成功者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说的都是真话。因为事实就是如此,道理大家都懂,但能成功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无论如何,作为补偿,最后分享一点再简单不过的干货:
如果对审美没把握,幻灯片只用一种字体,微软雅黑就行。正文字别太大,但行距要大点。
如果对审美没把握,牢记三色原则。背景一种色,正文一种色,其他所有装饰一种色。比如:白底黑字,标题用红色,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