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不掉入思维陷阱的清单

作者: 何舒卉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07:23 被阅读5次


    关于如何不掉入思维陷阱的清单

    1. 幸存偏误。

    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不了解现实的你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

    2. 一旦我们混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3. 过度自信效应。

    我们总是系统性地高估我们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而且高估得很厉害。

    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较少高估自己。

    结论: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

    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4. 从众心理。

    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5. 纠缠于沉没成本。

    不仅导致成本巨大,而且还会造成后果严重的错误决定。

    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6. 互惠偏误。

    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就会总想回报他,人们不想欠人情。

    一个女人解释了她在酒吧里为什么不让别人请她喝饮料:“因为我不想要这种跟他上床的潜在义务。”不得不说,这样做很明智。

    7. 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

    人们要么根本看不到对立的证据,要么干脆将它们作为“特殊情况”和“不可预见的困难”搁置一旁。

    8. 权威偏误。

    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

    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

    还有,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

    9. 对比效应。

    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

    我们很难作出绝对的判断。所以,你最好别找模特儿等级的朋友一起出门。

    10. 现成偏误。

    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都高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都低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

    应对办法: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

    11.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

    使用这个花招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

    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就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情况意外地回升了,客户开心,专业人员则可以将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不管怎样——他总是对的。

    12. 故事偏误。

    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

    我们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抽象事实。这是一种不幸,因为为了不重要的方面,重要方面被忽视了。

    13. 事后诸葛亮偏误。

    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我早知道现象”,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事后诸葛亮偏误会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预言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这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14. 区分真正的知识和司机的知识。

    查理·芒格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以获得知识的人们;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司机是指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

    他们会模仿别人表演,他们也可能拥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他们高谈阔论地挥霍着华丽词汇。

    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

    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他这么说时不会觉得难为情,甚至还会带着一定的骄傲。

    15. 控制错觉。

    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

    控制错觉是指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

    结论:请你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16. 激励过敏倾向。

    第一,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二,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17. 回归均值。

    慢性疼痛、高尔夫球成绩、股市业绩、恋爱运气、主观舒适感、职场成功、考试分数等都会自然波动,会自然回归均值。

    18. 公地悲剧。

    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二氧化碳的排放无度、乱砍滥伐树木、水污染、灌溉无节制、无线频率的过度使用、公用厕所的脏乱差,太空垃圾不回收等。

    对此,有两种解决方法:将公地私有化或加强管理。

    19. 结果偏误。

    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

    结论: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

    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作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

    20. 选择的悖论。

    过多的选择会降低生活质量。原因有三:

    第一,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

    第二,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作出更差的决定。

    第三,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

    结论:请你在端详面前的选项之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请你写下你的标准,并务必遵守它们。

    你要明白,你永远作不出完美的选择。

    要想作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21. 讨喜偏误。

    某人越讨喜,我们就越倾向于从这个人那儿买东西或者帮助他。

    我们会觉得一个人讨喜,如果他:

    (1)外表有吸引力;

    (2)在出身、个性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

    (3)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

    所以,恭维是有效的。

    结论:你在判断一笔生意时应该坚持不受卖方影响。

    请你不要考虑他,更好的办法是:请你想象他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22. 禀赋效应。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

    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

    23. 奇迹: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结论: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

    它们的发生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

    24. 团体迷思。

    一群智慧的人作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作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

    团体迷思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结论:如果你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无论何时,你都要讲出你的看法——哪怕这看法不是很中听。

    你要仔细考虑没有讲出的意见,必要时要甘冒被隔离在温暖团体之外的风险。

    如果你领导着一支团队,请你指定某人唱反调。他将不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但也许是最重要的人。

    25. 忽视概率偏误。

    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更多地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作出反应,而不是它的概率。

    结论: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我们必须计算。

    26. 零风险偏误。

    我们常愿意投资过多的钱,就为了彻底消除微小的剩余风险。

    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人们本来都能更好地投资这笔钱,更显著地降低另一种风险。

    结论: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

    27. 稀少性谬误。

    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东西我们越想拥有,也认为它价值更高。

    另外,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

    这种反应在心理学里也称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结论: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

    28. 忽视基本概率。

    精确描述误导了我们,让冷静的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

    29. 赌徒谬误。

    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这就是常说的赌徒谬误,但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

    一只球可以持续落在黑色上,无论之前它已经落了多少次。

    结论:请你仔细观看,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

    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30. 锚定效应。

    当我们进行估计时,我们会选取某种熟悉的东西作为参照物。

    一个对象的价值越无法确定——房地产、公司、艺术品——就越容易受锚定影响,就连职业人员也无法避免。

    31. 归纳法。

    由观察个体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的倾向。

    32. 规避损失。

    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

    因此,如果你想说服某人,请不要用可能的收益做论据,而要说他这样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

    33. 社会性懈怠。

    一同拉一根绳子的人越多,个人的贡献就越低。在团队里我们不仅会克制我们的效率,还会克制我们的责任。

    34. 指数增长。

    倍增时间=70除以增长率。

    35. 赢家的诅咒。

    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

    36. 基本特征谬误。

    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些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

    37. 错误的因果关系。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38. 光环效应。

    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

    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在近100年前发现了光环效应。

    如果某人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美貌、社会地位、年龄)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总体印象。

    美貌是得到研究最多的例子。几十项研究都证明,我们会自动认为漂亮的人更可爱、更诚实、更聪颖。事实也证明,有魅力的人更容易事业有成。

    39. 替代途径。

    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

    40. 预测的错觉。

    结论: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我为此训练出了一种条件反射——我会对每个预测报以一笑,以此去除它的装腔作势。

    41. 关联谬误。

    卡尼曼由此认为,存在两种思维: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性的思维。

    只可惜早在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思维就得出了结论。

    结论: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你是有好处的。

    42. 框架效应。

    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43. 行动偏误。

    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结论: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不管它有没有帮助。

    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

    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

    44. 不作为偏误。

    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45. 自利偏误。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

    为什么我们会将成功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于他人呢?原因有很多。最简单的原因可能是:这样我们会感觉好一些。

    46. 享乐适应症。

    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得更幸福。

    幸福或悲伤在3个月后都将归于平淡。

    这里有一些科学的建议:

    (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例如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累等;

    (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得金奖等;

    (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你要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请你做你最爱做的事情——哪怕你要付出部分收入。请你为友谊投资。

    47. 自我选择偏误。

    我们会觉得自己的队伍特别慢,排队时间特别长。

    48. 联想偏误。

    将相互毫无关系的事件联系到一起的倾向。

    联想偏误会影响我们作决定的质量。比如,我们倾向于不喜欢送来坏消息的人。

    英语里称这种现象为“斩来使综合征”。信使与消息内容被联系在了一起。

    49. 新手的运气。

    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50. 认知失调。

    为自己找借口。你购买了一辆新轿车。你很快就后悔了——发动机太响、座位不舒服。

    怎么办?你没有将轿车退回去——不,那将是承认你犯了一个错误,你不降价汽车商很可能也不会再要它。

    于是你对自己说,马达响、座位不舒服,正好可以防止你开车时睡着觉——因此你买回了一辆特别安全的车。一点儿也不蠢,你想,你对自己的选择又感到满意了。

    51. 双曲贴现,及时行乐。

    随着时间长度的不同,我们作出的决定是不一致的。科学里称这一现象为双曲贴现。

    意思是: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

    双曲贴现,也就是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动物不愿意为在将来得到更多奖励而于今天放弃一种奖励。

    关于如何不掉入思维陷阱的清单 关于如何不掉入思维陷阱的清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如何不掉入思维陷阱的清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se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