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北浪人”。
曾在《见识》这本书上看到,谷歌公司的员工每一次升迁,在得到大笔奖励的同时,之前的全部贡献就会清零。
如果谋求下一次升迁,所依据的贡献要从前一次升迁清零后算起,而不是历史上的全部贡献。
且不谈论这个事件的虚实,单是这种晋升模式设计,的确有其可学习借鉴之处。
虽然有的公司一直强调,要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考察一个人,但实际上可操作性并没有那么强,其弊端也十分明显,至少有3种问题存在。
1.对员工而言,容易产生惰性,一旦取得了相当的贡献,获得一定的“资本”后(比如职务提升了、获得证书奖章等),会滋生“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想法,不利于持续性调动工作积极性。
2.对公司而言,很难真正客观地做到全时、全程、全面考察一个人。况且,哪个公司领导也不会在一个岗位一直干下去,都想在任期内“一顿折腾操作猛如虎”,无非是希望“有所斩获”之后,借此谋求“再进一步”的资本。其本质,也还是阶段性的政绩观作祟。
3.对选拔而言,不少公司不是“赛马制”而是“伯乐制”,无形中促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格局,甚至是可能陷入“选边站队”“人身依附”的漩涡。如果换了新领导,部属很难跟着走,于是之前所有一切归零,难怪世人常常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并且流传至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持续性考核、流动性考察、阶段性考评,有助于激发人力资源的“鲶鱼效应”,提升各级各类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念及如此,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行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硬实力决定是不是能够入行,软实力决定能走多远。”
定期自主清零的能力,既能提升硬实力,也是一种软实力。
就如计算器只有清零了才能重新计算新数据一样,也和计算机开机重启后才会运行更快一个道理,不要被过去的功劳或过失捆住手脚。
就如同我看过的一个典故,如果给老鹰的翅膀上挂满黄金,看似令其身价倍增,实则剥夺了它飞翔的权利。
唯有卸下包袱,放下过往,才能轻装上阵,展翅翱翔,直插云霄,实现梦想。
表达思想求独立,留存时代之记忆。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关注@三北浪人,有幸与你同行,弘扬正向主旋律,体悟生活小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