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溝通的藝術绘本阅读与赏析
搞定熊孩子还是被熊孩子搞定——说说亲子之爱,想象力和谎言

搞定熊孩子还是被熊孩子搞定——说说亲子之爱,想象力和谎言

作者: 晨光微晓 | 来源:发表于2016-11-25 16:10 被阅读106次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生存或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还会经常遇到头大的问题:搞定熊孩子还是被熊孩子搞定,——这的确值得探讨。

恰拿到了两本绘本,在陪伴孩子读的捧腹大笑的同时,突然对“搞定熊孩子还是被熊孩子搞定”这一问题,闪现出了些许启示,在此不妨藉由绘本的赏析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美味的仙女馅饼》中的父爱

首先看一看被熊孩子搞定的典范《美味的仙女馅饼》(米夏埃尔·埃斯科菲耶 著;克里斯·迪·贾科莫 绘;李旻谕 译)。

封底对故事进行了一个富含悬念的总结:小蟾蜍吵着不愿意吃馅饼,蟾蜍爸爸费尽口舌,希望他能够好好吃饭,但是这一次,情况有点不受控制……

故事是这样的:小蟾蜍说饿了,爸爸给他准备了馅饼,里面放了小蟾蜍不喜欢的鼻涕虫,但爸爸为了哄儿子顺利吃下去,告诉他这是按配方做成的美味的仙女馅饼,而他们一家不是什么蟾蜍,而是龙,里面没有翅膀的仙女是他亲自去森林里抓来并把翅膀去掉了放在馅饼里的。最终儿子以吃掉馅饼,爸爸表演飞翔为条件,终于吃掉了馅饼,而蟾蜍爸爸从位于悬崖顶上家里的窗户跳了出去……

故事的开始,爸爸在厨房忙碌,而蟾蜍儿子则手举刀叉,大声喊叫着“爸爸,我饿了……”

满屏的催促之情和理所应当。而父亲则是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跑前跑后,心心念着“为了儿子”而把脑子动在“怎样做,怎样说才能哄他吃下营养均衡的食物”上。

结果呢?

被视为了上帝的孩子对食物百般挑剔,甚至最后还学会了提条件才吃东西。

在对鼻涕虫的口味评价中,父亲坚持“鼻涕虫真的很好吃,可口多汁”等等,但却依然代替不了小蟾蜍“我不喜欢吃鼻涕虫”的事实。而这个吃的条件把蟾蜍爸爸逼入了跳崖绝境,最后虽然跳崖未被崖底海中的鲨鱼吃掉,但却被仙女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给抓走了……

在这个故事中,蟾蜍爸爸的动手能力超级强,对孩子的爱也从绘本的开头蔓延到末尾,甚至生命堪忧了,还要顾及肚子没吃饱的儿子去冰箱找吃的。这样的爸爸因为爱葬送了自己,我不禁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真的爱吗?

二、《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中的母爱

看完《美味的仙女馅饼》,对这种亲子之爱如鲠在喉,吐之不出。于是又翻开了另外一本绘本《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米夏埃尔·埃斯科菲耶 著;克里斯·迪·贾科莫 绘;李旻谕 译),同样作者的两本绘本,这本带来怎样的亲子之爱呢?

封面是一只小蚂蚁在推着妈妈,而封底则是一只小蚂蚁在移山,妈妈到底遇到了怎样的熊孩子,是否能够搞定孩子的各种状况呢?这本书是孩子要求妈妈讲故事的一个桥段,想必,我们作为家长都曾经不止一次的遇到过。

书中的孩子请疲惫不堪的妈妈讲一个故事,妈妈要讲小蚂蚁移山的故事,而孩子提出了抗议,于是故事朝着奇思妙想的方向发展而去,而当最后故事把孩子讲得神思飞扬的时候,妈妈却睡着了……妈妈睡着了?!故事又是谁在讲呢?

当孩子对一个重复了好多遍的故事开始提出异议的时候,妈妈的一句反问成就了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于是,母女互动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不拘泥于“故事需要教给孩子些什么”的教条,跟随孩子的思绪,让故事再飞那么一会儿……

各种可能、滑稽、孩子式的惊险……就让她一环扣一环,看看孩子的世界有多么的天马行空吧。

看似无厘头的故事里,总是有着可圈可点的精彩,不信你看——

一个日复一日的故事,被孩子赋予了新的内容。这不就是想象的翅膀吗?

同样是难搞的熊孩子,这个故事中的妈妈选择了跟随孩子的步伐,让孩子参与进去,虽然最后劳累的妈妈实在是精力不济,没能听完孩子的故事就睡着了,但是她的包容和跟随却让“熊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什么是有质量的爱?

看完两个故事,我不禁问,什么样的爱才是助力孩子成长的呢?

是一味地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接受父母觉得正确的东西吗?

还是不动声色的跟随,看看孩子能够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情况下,走到哪里去呢?

让孩子接受的那些,虽然是各种的绞尽脑汁,却脱不了“填鸭”的窠臼;不动声色的跟随,给孩子一个有条件开放的空间,让她更好的成长。

我想,我会更加支持后者。

前者可以在小的时候想尽办法搞定“熊孩子”,让他听话,但他若沿着你划下的线,一直走下去,会不会最终忘掉了自己,陷入“我的爸爸是龙,我爸爸的爸爸也是龙,你当然也是龙,所以我们怎么可能是别的东西”的泥潭里,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而后者,看似纵容,实则是对孩子想法的尊重,听多了爱的故事,生发出的创造,难道不值得尊重吗?一个会创造的孩子,她未来的世界也必定多姿多彩,充满各种乐趣和可能。

或许,你认为有些东西真的是对孩子有益的,但是孩子却不接受,又该怎么办?还是连哄带骗吗?或许《美味的仙女馅饼》故事的最后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建议哦。

虽然仙女说着“肥美的龙”,为她们的食材增加了一些魔幻色彩,但是她邀请孩子参与进来,切身力行地去收集食物,自己的辛勤劳动得来的,会忍心浪费吗?

四、如何不让想象力沦为谎言

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会经常扮成怪兽老虎之类的,高举双手,弓起背来,慢吞吞又饱含气势地向孩子走去,孩子会高声尖叫着躲藏,并大喊着“不要过来!”——此时,儿子内心是知道我是谁的,但他也明白我和他在玩的游戏以及游戏虽未说出但却明晰的规则。——是的我们在借助想象力玩游戏。

但是《美味的仙女馅饼》里面的父亲呢?他或许在有些地方用了想象力,这种给食物增加想象力的调味剂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到了一些基本事实都不给孩子明确的话,那么底线在哪里?孩子如何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自处呢?

这种否认基础事实的把戏,已经算作是谎言了,谎言多了,就会蒙蔽了事实。

试想,孩子看着父亲在窗外飞起来的场景,深信自己也是龙的话,他会不会尝试在紧挨悬崖的窗上试着“飞”上一 “飞”呢?蟾蜍的父亲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的同时,也把未曾关闭的危险之门留给了自己的孩子。

五、搞定熊孩子,或者被熊孩子搞定?亲子互动正确的打开方式

两个绘本,两种示范,如果真的爱孩子,不如:

1、坦诚地和孩子聊聊,让他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实在行不通,暂时尊重孩子的意愿,之后通过让孩子参与其中的方式,享受“付出”的乐趣,才能珍惜得到的“果实”。

2、想象力可以助阵,但不是什么撒谎、无界限都可以用的。《游戏力》中倡导通过游戏来解决问题,但游戏过程中处处体现的是尊重,对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尊重,而不是各种不计后果的愚弄。

3、为什么不试着跟随一下呢?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有时候,提出一个结果——“我们只讲一个故事,然后就睡觉”“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个馅饼吃掉”,至于这个故事会绕到哪里去,孩子开动脑筋想了什么建设性的办法,我们又何必纠结呢?只要没有伤害,只要充满建设性,其他的,笑一笑,放轻松吧。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做了非常好的示范,妈妈总试图把认为好的东西教给女儿,比如善良、比如有教养、比如和平……,但如果我们的孩子满脑子里面是粗鲁、略微暴力的故事,你会去否定她的故事吗?——要知道,这么大的孩子,你若否定她的这种故事,她会在潜意识里认定你在否定她这个人

自以为爱的灌输,有可能最终把自己置于绝境;而规则下的跟随,你都可以轻松到睡着。面对“熊孩子”你想好怎么做了吗?

文/晨光微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相关文章

  • 搞定熊孩子还是被熊孩子搞定——说说亲子之爱,想象力和谎言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生存或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还会经常遇到头大的...

  • 搞定"熊"孩子

    研究表明,三岁的小孩子就已经懂得了承诺和合作的意义。人类出生就被设定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同情心。这也许从现代脑科学上...

  • 规则教育——三招搞定熊孩子

    今天学习了第五章第十二节《三招搞定熊孩子》,围绕家长如何制定规则,如何搞定熊孩子展开讲述。 1、首先要告诉孩子安全...

  • 搞定“熊孩子”教你几招

    搞定“熊孩子”,教你几招 --文 秋雨 家有“熊孩子”一枚,男,四周岁,聪明善辩,尤其擅长撒...

  • 如何搞定熊孩子

    为了增强当地人对Lalbagh Fort的保护意识,我们准备去游说附近的一所学校,想邀请他们加入到下午的...

  • 【1221】搞定熊孩子

    度娘说,“熊孩子”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我侄子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 怎样搞定熊孩子!

    世界上最难搞定的人是谁?是胖子! 不信? 你去问问奥巴马和普京,他们一定会赞成我的看法!那朝鲜的金三胖软硬不吃...

  • 熊孩子的暑假来找我

    别犹豫,熊孩子回家受不了! 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磨磨蹭蹭,必输无疑 小班教学,定制方案! 搞定熊孩子,你需要名师指路!

  • 搞定“熊孩子”秘笈(一)!!!

    111班|郭晓峰|007-8420|践行 午餐十分,自称“小猫咪”的宝哥让我见识了不一样的饭局。用嚼碎的饭...

  • 怎么搞定熊孩子?

    “我不走!我不走!我就要吃冰激凌!” 一个小男孩在肯德基的点餐台前向爸爸央求着。 “快点走,赶紧回家!” 男孩的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搞定熊孩子还是被熊孩子搞定——说说亲子之爱,想象力和谎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qw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