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想要去看得最远的地方
图 | 花瓣网
我们每一个人大概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拿着自己的成绩单,疯疯癫癫的冲回家,告诉父母自己的成绩,无论好坏,但凡有进步,父母也会很开心给你奖励。
只不过这种仪式感,有的家庭坚持的久,大学的时候还有这种仪式感,而有的家庭,或许因为父母的原因,或许因为孩子的原因,这个仪式可能只能止步于小学,甚至更早,与其开罪于某一方,倒不如说是双方的问题。
01
前几天,深圳大学又引起网友的高潮,学校部分院系给学生家长快递了学生所有学期的成绩单,还附赠绩点换算说明,与致家长的一封信,甚至还包含了辅导员班主任的联系方式,学校也十分体贴的用了邮政特快专递,网友表示:被安排的明明白。
一些学生表示:“瞳孔在地震”“第一次觉得父母比女朋友还难哄”
引发网友热议的还有关于学校做法的讨论。
学生反映,学校以学生安全为由,要求学生准确提供家长真实姓名,手机号码,与快递地址,后来这些信息被用来寄成绩单,引起学生不爽。
部分网友称,此举侵害了学生的隐私权,而且获取联系方式的行为,不够诚信。
部分网友则表示:“买了股票还不能看行情了?”“对于投资人来说,业绩算隐私吗?”“除了用隐私强行反驳一下,好像也挺手足无措的。”
虽然各种比喻均有失偏颇,但终归话糙理不糙。
02
人生中最值得的东西,也是教育中最应该给孩子的东西
每个家庭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过得好,可大家对过得好得定义会有不同,可能是希望孩子高学历,赚很多钱,有美满幸福的家庭,但殊途同归,都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开心,这也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应该让他们得到的东西,不是吗?
岁月的洗礼,可能已经让父母忘记了“进步有奖励”这个仪式感可以给孩子带去的开心与激励。
疲于生存,渐渐父母开始与孩子没有了沟通。
为以后的一切埋下了祸根。
记得小时候开家长会,老师总会要求,父母去做孩子的知心姐姐,到头来,父母或许还没你微信列表里任何一个朋友懂你得多,你的黑历史,他们可以侃侃而谈,而你的父母却只能回忆起你咿呀学语时得样子。
没有孩子天生对父母冷漠,父母应该给他们一个温馨的交流环境。
即使再忙,也要多问,不仅要问,还要用心去问。
03
一路走来早就明白了父母说得大多数我不爱听的话都是对的。
上大学前,我们满腔热血。
念了好大学的我们希望自己可以站在巨人得肩膀上,更上一层楼。
念得大学不太好的我们也卧薪尝胆,希望以后能取得更好得造诣。
上了大学后,我们便不知不觉睡死在这堕落的温床里。
一天天得浑浑噩噩,只靠着找别人答到和考前临时抱佛脚,来麻木自己颓靡得大学生活。
要知道你所浪费得今天,是昨天离开的人奢望得明天
很多学生也讲到,在大学颓靡得原因是迷茫,不知所措。
自己也想要变得更好更优秀,也想去完成一件事,自己也会去为一件事计划很多,只是计划着计划着,整件事情就没了着落,被打入了冷宫。
几天鸡血打完之后,自己又继续日复一日得颓靡着。
解决问题得方法有很多种,站在原地不动是最没用得那种。
不要总是去计划,视力终归是有限的,看不到太远。
问题都在路上,站在原地是无法解决的。
大学里得学习也是这样,不要总是去想学习计划。
任何完美计划都是在不断得实践中修改出来的,想是无法做到完美的。
总是觉得成绩60分万岁,或者绩点刚刚达标就好。
等父母真拿到了自己得成绩,又脸红着,手足无措得为自己解释着。
从很多人普通家庭的父母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其实父母要求我们读书,本质不是让我们去比成绩,而是希望我们未来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像他们一样整日流离,被迫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