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回顾
(一)目的
通过案例找出误区
澄清自律为什么重要
自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给出自律力提升的具体工具
(二)目标
理解(自律的本质、自律的核心)
使用(短期自律提升表)
(三)内容
1、八大误区
之所以痛,是因为认知错误,认知错误就会让人掉入误区而无法自拔。
学员案例、互动交流、前期提问收集,总结出八大误区:
不明白自律的定义(自以为知道自律是什么)
不明白自律的意义(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自律)
不明白自律的原理(认为自己做不到自律)
不知道自律的方法(不能持续自律)
2、意义
别再误解自律了,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自律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3、原理
(1)甜面包热汤模型(人类行为本质模型)
大象(动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当遇到问题(触发器)就会感受的痛苦,痛苦的感觉促使动机避害;小我避害的行为就表现为视而不见、拖延、忽略、自我欺骗、情绪波动等;这些避害的行为给予了小我及时的奖励:保护小我不受到伤害,呆在舒适区;这种奖励又会强化触发器的灵敏度,这个触发器就是“遇到问题就逃避”。
(2)自律、痛苦、问题、成长的关系
自律、痛苦、问题、成长间的关系.jpg对成长来说,问题最重要,问题是成长的契机,是成长的基础、机会。
遇到问题就痛苦是大象最本能的反应,如果没有“问题是成长的契机”这种信念,就会陷入到“遇到问题就痛苦”的循环,无法自拔,而自律能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自律是打破“遇到问题就痛苦”的旧循环,进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4、定义
自律是一种有意识、尊重现实、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成快乐的能力。
5、方法
自律五步走:推迟满足感、直面现实、承担责任、承诺改变、采取行动。
事例:习惯养成失败,明明知道但不能坚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再犯。
那就用自律:失败即未达标,遇到问题是成长的契机。
第一步:推迟满足感。不要着急评价(我是一个失败的人),评价是小我的自我满足。
第二步:直面现实。我现在面对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管喜欢与否、舒不舒服、愿不愿意,我都不需要逃避,因为它就摆在那里。
第三步:承担责任。是的,无论如何,这都是我的责任,我要把…完成。
第四步:承诺改变。不论多困难,我都要尝试做出改变。
第五步:采取行动。立刻开始做起来
6、工具
短期自律提升表
补充:
1、FACT模型的四个要素
F-直面现实:Face to the reality。直接面对自己现在的现实,即便自己如何不喜欢、不愿意、不舒服,都不要再逃避。
A-承担责任: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承认自己的责任,告诉自己说:“是的,无论如何,这是我的责任!”
C-承诺改变:Commit to make changes。做出承诺要去做出改变现状,无论多困难,都要做出尝试。
T-采取行动:Take actions。行动起来,一切就会变的不一样,试试看!
2、该表格最终强化的是——形成新循环:遇到问题就要自律,使用自律就能解决问题。
3、采取的行动要控制在一天、两天内的行动。
二、课程感受
这次分享会对您触动最大的三个点是什么。
1、之所以痛,是因为认知错误。认知错误会进入误区,无法自拔。
2、对于成长而言,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成长的契机,是成长的基石和机会。有了这个信念,遇到问题就不再会陷于痛苦,反而会为有成长的机会而感到高兴。
3、局部的自律解决局部的问题,全面的自律解决全面的问题,自律才是真自由。
您觉得自己以前的哪些认知被更新。
1、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没有问题,无需自律。
2、真正给自己的奖励应该是问题得以解决,让自己生活在学习区,不断成长。
3、幸福的标准是不内耗。很多人因为一些问题不能解决,在内心反复内耗纠结,浪费精力、能量,没有把时间、精力、能量投入到自己的价值积累之中。
您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呢?
还记得八月份参加海比特训练营,在填写习惯制定手册时,我填写的核心问题是“列出计划,完成计划”,我当时向永澄老师说明了我的现状:列的计划完成率不高,通常先完成简单的事情。永澄老师当时给出的建议就是建议养成“自律”的核心习惯。而当时,我对自律的认识陷于误区内,不清楚怎样才能做到自律。
听完这节课,终于清楚,我的现状是典型的趋利避害,逃避困难任务,我急需要自律来打破已成习惯的“遇到问题就逃避”的旧循环。从现在开始,要把短期自律提升表好好利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