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九九步韵诗

作者: 海煦 | 来源:发表于2021-10-14 23:30 被阅读0次

文、图/海煦

七律.步韵九九

文/海煦

夜雨晨消天地宽,

鸟鸣花语各相欢。

林间绕道辉犹碎,

阔野登台发尽冠。

霜浸茱萸丹果脆,

湿阴庭院柳丝寒。

喜逢九九树堪绿,

竹弄风摇笑眼看。


步韵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原玉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子细看。


且看古人的步韵诗:

步韵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清 · 戴亨

翠竹黄花野外宽,

篱边溪畔各追欢。

苍髯得句狂呼酒,

玉树临风醉不冠。

霜叶满林秋灿烂,

丹峰横汉气高寒。

天空缥缈楼千尺,

乘兴登临一笑看。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历史演变:(摘自百度)

(一)

重阳节起初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二)

重阳节

别名

老年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晒秋节、敬老节、九九重阳等


(三)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

(四)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五)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重阳这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项。

(六)

敬老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七)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八)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

(九)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如果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十)

饮菊花酒

饮菊酒: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十一)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相关文章

  • 【七律】九九步韵诗

    文、图/海煦 七律.步韵九九 文/海煦 夜雨晨消天地宽, 鸟鸣花语各相欢。 林间绕道辉犹碎, 阔野登台发尽冠。 霜...

  • 七律·步韵石尔先生梅花诗

    七律·步韵石尔先生梅花诗 文/壮图山人 读石尔老友及诸先生梅花诗,惊为天人之作。敢步...

  • 七律•步韵杜甫《登高》

    主题:要求借景抒情 体裁:七律 要求:步韵杜甫七律“登高” 七律•步韵杜甫《登高》 天涯一别两心哀,惟望飞鸿寄梦回...

  • 步韵唐寅落花诗三十首

    步韵唐寅落花诗三十首 七律·《落花诗》 诗·轻风拂柳 (一) 落尽繁华不复春,几竿修竹伴孤贫。 陈书案上描桃蕊,浊...

  • 七律/归来古稀客

    步韵和唱良琳兄七律《闲诗揑罢听松泉》 【归来古稀客】(七律) 萍踪跌宕几峰巅,缱绻人生泊小船。 远望他乡夕阳树,孤...

  • 九九有感(步韵)

    安处他乡不自伤, 蓝天碧海又重阳。 心中有物何曾惧? 破浪乘风搏福昌。

  • 简社练习步韵高启梅花九首之一

    (简社练习步韵高启梅花九首之一) 七律 步韵高启梅花诗九首之一 为谁款款下瑶台,偏逐红尘任意栽。 玉骨凌寒披雪立,...

  • 步韵《上海诗叶》主编黄汉江老师《抗新冠病毒》

    本诗步韵《上海诗叶》主编黄汉江老师七律《抗新冠病毒》,已被诗社录用。 庚子冠邪天地流,腾云黄鹤阻魔游。 白衣逆行临...

  • 七律步韵诗

    七律 旧人 文/张不开 只道相思写作文,心同神合两难分。 便将痴字千千句,挑起深情万万斤。 此担奈何沉易断,斯伤到...

  • 七律-梦寒吴越也秋兴

    《七律-梦寒吴越也秋兴》 ———▁▁步韵杜甫之江南▁▁——— 作者:梦寒成诗 (一)月照红颜向晚林,海棠依旧景妍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律】九九步韵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yy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