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罗振宇近四个多小时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惊叹于他对世界认知的层次之深,更惊叹于他的知识储备量之大,近四个多小时,分四个大部分,涵盖经济哲学、教育体育、婚姻社会等等,其实对于罗振宇我并没有过多关注,后来有朋友推荐说罗振宇因体型稍胖,又叫罗胖子,有一个节目叫“逻辑思维”,很棒,简单听过几次,但对于学术型很强的东西,我一向没什么兴趣,这或许就是我为什么一直没有更大进展的原因吧,包括最年来很火热的“思维导图”的概念,我也只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从2018年跨年演讲上可以看出,他的团队改变风向标开始做一个名叫:得到的APP,我下载下来看了一下,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学术很强、专业很强的知识类书籍,主要以听书为主,没错,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付费知识产权的时代,你可以去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架构你的知识体系,提升个人修为以及整体气质。

今天我想说说,我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众与罗胖子之间到底隔了几个珠穆朗玛?
特意去翻看了罗振宇的百度百科:
罗振宇,1973年1月生,安徽桐城人。
本科,90级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
2008年从中央电视台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曾担任《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罗振宇对企业营销、公关、品牌等领域有独到的理解和系统的理论,其培训课程广受好评。2012年底,他与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2017年3月,参与节目《奇葩说》第四季,担任节目导师
一、起点不一样
的确,起点确实不一样,从最开始的宣扬我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到后来认知中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在北京,别人起点就在罗马。有一个很老的段子讲的是:我用十年的努力换回一次和你平起平坐喝咖啡的机会。人生来就是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这说的只是人权而已,处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人生来所处的环境所享受的资源决定了你以后的发展以及你所掌握的信息量是不是比常人快一步,而就这快人一步的优势就已经甩常人几条街了。我表述了这些并没有悲观思想,也没有任何的怨天尤人,只是想说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起点,起点不同,我们努力的进程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依然要努力,要存在希冀,要怀有梦想,尽人事听天命,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罗振宇”,有名牌大学的荣光,有中央电视台等等优秀职场的锻炼,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更优秀的自己,这样也很好。

二、知识储备量不一样
在别人日读百字的时候,我等凡人却嘻哈哈的刷着抖音,手指哗啦着朋友圈,口中惊诧着今天这个明星奉子成婚,明日那个明星分道扬镳,一边感叹着这个世界还能相信爱情吗,一边呼喊着,上天赐我一个男票友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如潮水般一拨退去一拨,我们眼花缭乱的迎接着各种各样的快餐文化,却独独没有想过什么样的信息是我该需要的,什么样的知识内涵是需要我耐心的品读回味乃至深刻印在脑海中的,于是乎,当我们看到罗胖子滔滔不绝的四个多小时的演讲,我惊叹于他的知识储备量蔚为可观,竟可以将各种案列各种社会百态融会贯通,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现阶段所呈现的风云变幻。
我们哪里会知道,他们为了准备这次演讲究竟有多少个日夜不眠不休,我们哪里会知道,他们为了这次演讲翻查了多少本文学典籍、又整理了多少个时事新闻。当然我们更不会知道罗振宇的办公室摆放了多少本书,每天有多少的阅读量,我猜想如果他想你我一样每天用大把的时间浏览着毫无营养的娱乐八卦、仅是嘻哈哈的翻看着抖音视频,看着朋友圈里的家长里短,在准备这场演讲会的时候他应该也会底气不足,毫无招架之力吧。
归根结底,不是我们储备量的问题,而是我为我所谓的储备量做过什么的问题,如果我每天读哪怕几页书,学会思考总结遇到的问题并养成记录的习惯,学着将碎片化的知识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哪怕我成不了“罗振宇”,我应该也会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三、圈子不同
罗振宇的朋友圈都是某某集团的CEO,某某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某某著名的经济学家,哪怕是个主播、脱口秀演员那也是常年活跃于各大媒体各大视频网站的角儿,而我的朋友圈呢,三两知心好友,外加工作性质的泛泛之交的同事,简单的社交圈连周末聚餐吃饭都成了奢侈,每次呼朋唤友的场面不存在的,更多的是部门公司聚餐,台面上的推杯换盏,转身后瞬间的面无表情堪比“变脸”来的真实且迅速,貌似这样的场合大家都不再走心,逐渐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社交。如果想相互交心,谈论一下最近的遇到的烦心事,难!暂且不论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存在,只是成年人的世界里都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自我消化,成年礼一场无声的承载体。
翻开一下微信朋友圈,有好友,有同事,当然还充斥着各大微商朋友,数不尽的广告,稀稀疏疏的自拍,以及现在偶尔蹦出来的某一刻的心情状态,倒不是大家懒得发,可能更多的是觉得矫情吧,或许也有一种与广告朋友圈格格不入的既视感。有时候我也好奇,如果翻开罗振宇的微信朋友圈会不会也有广告的不时推送。

好的圈子会使彼此共同进步,朝着更好的目标去发展,只是在我圈子里这样相互鼓励,能够彼此带动的真的很少,我不能怪圈子怎样,只能说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能量决定了圈子的质量。
所以有那么一句话,圈子不同不要强融。因为能量输出不够,强融只会自我折损,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只有自我修炼,修炼到一定级别,自然会有属于你的圈子。
最后看下来,我和罗胖子之间究竟差了几个珠穆朗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认清了自我,这难道不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吗?完成了自我认知,踏踏实实的走下去,做好自己,成就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足矣,何必纠结于与某一个人的差距呢。
完|柒月末儿
网友评论